班超再通西域及其贡献

自西汉张骞沟通了丝绸之路后,西域主要国家都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可是王莽的新朝建立之后,这种关系就中断了,西域各国又服从了匈奴。汉明帝即位后,才着手沟通与西域的关系。这再通西域的任务,就由班超承担起来了。开始班超跟哥哥一起作抄写工作,可是班超和班固的性格不同,不愿老伏在案头上写东西。班超分析,其中必有缘故,一定是匈奴的使者也来了,迫于威慑,他才改变了态度。经调查,果然如此。

东汉时期宦官干政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而且其特点相当明显,即宦官在皇帝与外戚斗争的夹缝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势力进而把持朝政。东汉宦官专权开始于十岁即位的汉和帝时期。由此而直至东汉灭亡,宦官专权擅政,排除异己,并制造一次次党锢事件,不仅败坏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汉桓帝即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极力想摆脱其尴尬的境地,并与唐衡、单超、徐璜等五个宦官歃血为盟,决心除掉梁冀。

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国古代东汉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明、章两代大体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成就。章帝时又放宽刑律,废除苛法五十馀条,政治从宽厚。>明章之治和文景之治一样,均属王朝初後不久出现的「治世」。而明章之治前承光武之治,二者同为东汉之鼎盛时期,其後再无盛世之再现,政治即趋向紊乱。

杜诗与水排

有“杜母”之称。公元25年光武帝建立东汉时,杜诗正巧被调到都城洛阳维持京城的治安。杜诗劝萧广要爱惜百姓,对下属严加管教,安民自敛。但是萧广却屡教不改,杜诗根据律令杀掉萧广,光武帝刘秀听说后,便召见杜诗,称赞他不畏权贵、除暴安良的精神和勇气,还赏赐给他宝剑。从此,杜诗的名声大噪,在朝廷中威信大增。不久,杜诗被派到河东地区去讨伐杨异。杜诗的言辞真诚,感人至深,但是由于皇帝爱惜人才,并没有得到批准。

莎车王请置西域都护

建武十七年莎车王贤遣使东汉,贡献珍物,请求东汉...派遣西域都护,光武帝即任命莎车王贤为西域都护,将印绶交给莎车使者带回。莎车使者行至敦煌,敦煌太守裴遵扣留了莎车使者,上奏光武帝,认为不能任命莎车王贤为西域都护。于是裴遵从莎车使者手中夺回并砸碎西域都护的金印,改授其汉大将军的银印。于阗国强盛,代替莎车成为西域的霸王。

收服南匈奴

>和平、安定的环境有利于南匈奴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南匈奴人从入塞开始,不仅分布沿边诸郡,而且与汉族人错居。于是,南匈奴一部参加了农民军的打土豪活动,主要活动区域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山西省南部地区。此时,南匈奴已经占据黄河流域诸多郡县。>公元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曹操。这样,南匈奴上下完全编入曹魏政权,中国北方完成了实际的统一。

刘秀称帝

过了数天军心才稳定下来,而刘秀也在侍卫保护下回到大营。农民军团虽然胜了一仗,可是慑于刘秀的声威,还是悄然撤走了。刘秀命令诸将,紧追不合。刘秀称帝>公元25年,刘秀的部将寇恂等击败朱鲔的人马,兵临洛阳。捷报传来,军中欢呼,诸将都到刘秀帐中祝贺,乘机便请刘秀称帝。>刘秀没有采纳马武的建议,率军回师。途中经过中山、南平棘等地,诸将几次三番要求刘秀称帝,刘秀坚决不肯,经过耿纯好说歹说,才同意再考虑考虑。

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刘秀更始三年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即皇帝位。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建武二年春天,邓禹率部到达关中地区,趁赤眉军撤离长安到扶风的时机进入长安。光武“自将征之”,赤眉忽遇大军,非常惊震,乃遣刘恭乞降。>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光武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

东汉皇帝列表

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共历196年,东汉共立14个帝王。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25年刘秀称帝。章帝第四子,10岁即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时年32岁,葬于恭陵。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病死,时年30岁,葬于宪陵。

东汉开国名将——耿弇

耿弇(yǎn),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汉武帝时,迁徙郡国吏民豪杰到茂凌,耿家遂以二千石官吏身份迁于此。刘秀回驻蓟县,又派耿弇与吴汉﹑景丹﹑盖延﹑朱佑﹑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坚镡﹑王霸﹑陈俊﹑马武等十三名将领赶赴潞县东部追击敌军。耿弇大喜,命令部下迅速修治攻城器具,并公开命令各部,三日后全力进攻巨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