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朱元璋是否属于卸磨杀驴的人?

  朱元璋在历史上的举动也是令人瞩目,尤其是朱元璋杀功臣,大家都很疑问,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为建立明朝的功臣?明明是一起创业的自己人,为什么到最后却死在自己人手里。而事实表明,在创业成功之后,朱元璋表露出的是能同苦却不能同甘的人。  他肆意屠杀功臣的狠毒、酷刑治吏的无情,...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揭秘刘备三顾茅庐的真相

  诸葛亮在年轻的时候并非就是很有经验的人,17岁的诸葛亮也不是普通的外来世族,在渐渐融入荆州的生活中,成为诸葛亮成长中最重要的节点。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当年的的刘备46岁,诸葛亮27岁。而这个时候的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一起往下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

清朝皇帝溥仪为什么和她的妻子文绣离婚?

  溥仪与文绣的婚姻是走到了什么地步才需要结束,这当中的原因想必当事人比较清楚。他们的婚姻是谁先提出要结束的?是溥仪还是文绣?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解答的问题。文绣离婚之后的命运又如何?据小编了解到,文绣与溥仪离婚后,隐姓埋名一段时间,后与李宗仁的一位叫刘振东的副官结婚。 ...

“公人”私德的历史辩论:民国名人风月史

  民国年间,一个未满20岁的年轻人在他的日记里,讲述了年轻时候的荒唐。那时大概是1909—1910年的冬天,他寄身的中国新公学难以为继,家中又上演分家产闹剧,生活一团糟,只能终日花天酒地。  在这位年轻人的日记和回忆录里,有许多类似的记录。他在59天里打牌15次,喝酒...

鲁迅曾因抄袭遭陈西滢讥讽?

  讥讽鲁迅“抄袭”  陈西滢,原名陈源,曾留学英国,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是“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出名,是因《现代评论》杂志开设“闲话”栏目。他在上面经常发表“闲话”杂文,其中有一部分是错误的,特别是1925年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在支持还是反...

历史揭秘: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被逼的在狱中自杀?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汉文帝对周亚夫也是表着尊敬的态度。亚夫性格耿直,曾经力谏皇帝切莫废长立幼,不想此举使景帝觉得他太张狂,因而深为愤怒。大概,周亚夫被迫自杀的原因和自己的性格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唐人写诗喜欢用“细柳营”,就是从这里来的。据说:匈奴兵进犯的时候,朝廷...

春秋齐桓公秘史: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历史上的齐桓公为什么会多管闲事?想必这个齐桓公的性格有关系。有一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由大有文章。...

竹林七贤指的是谁?解读竹林七贤的成员

  竹林七贤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也为大家留下了不少的作品,我i文学史做出了贡献。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  竹林,是一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景观,走进乡间,走进山野,随意举目便能瞧见,一点不稀罕。然当士子走进这平常的竹林,竟...

在大明朝,一个省有多少公职人员,你绝对想不到

  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刚开始的几年一直沿袭着元朝的行省制,但是后来觉得不便于管理,于是在洪武九年改元朝的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省直管的州,府以下设县和州(相当于县级市),有的州以下又设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和硕温恪公主怎么死的?和硕温恪公主陵墓在哪

  和硕温恪公主怎么死的? 和硕温恪公主陵墓在哪  和硕温恪公主(1687年——1709年),中国清朝康熙帝玄烨第十三女,母敬嫔章佳氏,怡亲王允祥是同母兄妹。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七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和硕温恪公主,嫁给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