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

  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是通过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手工业从属商业资本而逐步实现的。  这一转变过程的最初阶段是简单协作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产品,运到较远的市场去出售,他们成为包买主。多数小生产者则由于贫困,不得不求助于包...

列强为什么没有出兵干涉日本维新改革

  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一节时,不少同学提出疑问:自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入侵日本,日本开始面临民族危机。可是,在维新运动期间西方列强未直接出兵干涉。日本得以顺利通过维新变法,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 *** 。那...

20年代英国工党为何能够上台执政

  1924年1月,工党领袖麦克唐纳组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 *** ,从此,工党取代了自由党,与保守党交替执政。工党的上台,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一个突出的政治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一战后英国经济的衰退、阶级矛盾的激化...

如何认识俄国1905年革命

  1905年,俄国历史上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民主革命,新编《世界近代现代史》对这次革命是这样表述的:“这是俄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这次革命持续到1907年。列宁称1905年革命是十月革命的&ls...

如何理解“阶级关系变动”

  高中历史教材多处涉及“阶级关系变动”这一概念,不少复习资料也涉及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就不能正确把握教材,正确回答问题。  阶级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阶级关系变动主要是指阶级之间关系的变动,...

元代的驱口

  元代有明确的良民和贱民之分,“驱口”是贱民的一种,其称呼有多种:部曲户、奴隶、奴婢、家奴以及“驱口”,名不同而实则一。“驱口”的来源有三;一、蒙古贵族和色目地主在战争中掳掠来的中原人民以及战俘,...

欧洲近代文学与资本主义发展

  欧洲近代文学曾盛行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潮流。这些潮流与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这些潮流的特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思想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欧洲近代文学的内容,主要应从历史条件来把握其潮流特征,由此理解其典型作品的社会意义。法国是近代欧洲文学的中心。...

关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几个问题

  一、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否具有反封建性质  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现行高中教材的表述却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亚洲革命风暴)在讲到“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时说:“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往往既反抗殖民侵略,也反对本国统治者的封建...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几点认识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形成  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49年3月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就已,明确规定。决议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

揭开千古谜团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为国内外所瞩目的这项“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情况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对我国上古夏商周三代各个时期相对和绝对年代所作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