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嵇康

阮籍嵇康  晋代士族风尚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以貌取人,重形象,嵇康父子,潘岳,王衍,谢安等等都是大帅哥;二是推崇谈吐,清谈就是靠上面这些人搞起来的:三是推崇至孝,王祥没什么大本事,就是靠着老实忠孝,官至极位。  嵇康长的帅不用说,“龙章凤姿,天质自然&rdq...

嵇康打铁

嵇康打铁  这是公元223至262年间的一幕至今依然清晰生动的场景:洛阳城郊,大树荫下,一个高傲的身影,举起了手中的铁锤,击向火红的铁砧,火花四溅。叮当叮当的节奏,响彻了邻近的村庄,使其余的世界,包括那个时代的寒冷的时间,显得寂静无声。人们好奇地赶来,请这位诗人敲打出锄...

嵇康遇害

嵇康遇害  嵇康被杀,起于吕安一案。《晋书·嵇康传》载:“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但其被杀,却缘于钟会的构陷:  初,康贫居,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

嵇康传

嵇康传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  嵇康早年丧父,有奇才,豪迈旷达高出同辈。身高七尺八寸,工于文章词句,有风度仪范,而表面上却像土木形...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简介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陶渊明生活在政治环境异常复杂的晋宋易代之际。其族望和家世,据《陶征君诔》云:  “嗟乎若士,望古遥集。韬此洪族,蔑彼...

陶渊明是哪朝人?

陶渊明是哪朝人?  陶渊明(365—427) 字符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 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陶氏为东...

陶渊明《归去来辞》

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作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贫无储粟,生生所资...

桓温 一个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血性真英雄

桓温 一个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血性真英雄  皇帝的女婿,公主的老公,这样的骄人地位,足以让东晋朝的每一个人艳羡不已。但桓温的成功,靠的绝不仅仅是这个。皇帝女儿多,女婿也多,能成器的却并不多。如果皇帝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晋书》),最多也就是皇...

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晋(jìn)代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了十几个“大”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