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 侯外庐,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1922年到北京求学,分别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尚钺侯外庐坚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研究中国历史,对上下几千年的社会史和思想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著作丰富,自成体系,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侯外庐长期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晚年,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顾问。
韩儒林 韩儒林,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62年,先后访问蒙古、苏联,参与三国合编《蒙古史》工作。并历任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等职。韩儒林自留学欧洲以来,始终专注于蒙元史和西北民族史研究。侯外庐主要著述,多收入《穹庐集》。此外尚有《成吉思汗传》、《元史讲座》等著作。
郭廷以 郭廷以,中国历史学家。毕生从事近代史研究,卓有贡献。1926年起,编撰《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其后,简又文撰《太平天国全史》、《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多所征引,奉为权威之作。郭廷以原拟编《近代中国大事志》,韩儒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即其中一部分,后因分量过多,遂单独成书,先行出版。其体例与《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相同,以事系日,依公历编次,阴历对照注明。
何干之 何干之,中国历史学家。1906年4月生于广东,1969年11月16日卒于北京。论证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批驳了那种认为中国已是...社会的观点。其中《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是中国最早系统论述...战争以来近代思想运动历史发展的著作之一。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史》,郭廷以史论结合得当,被高等教育部规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并译成俄、英、越等国文字,在国外发行。
邓广铭 邓广铭,中国历史学家,字恭三。先后发表《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等,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正》作序。在此期间,修订出版了《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先后两次重写了《岳飞传》,并写成《辛弃疾(稼轩)传》、《王安石》等书。1980年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
齐思和 齐思和,,中国历史学家。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3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齐思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开设过中国史商周至秦汉诸断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现代史、英国史、美国史等课程。他精研中国先秦史和世界中世纪史,并注重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对比研究,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论著。
梁方仲 梁方仲,中国经济史学家。1950年后,梁方仲重新分析所掌握的史料,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条鞭法。这本76万字的巨著,是中国自前汉迄清末2100多年历代人口、田地、田赋的大型历史统计专书。他从中国的正史、政书、方志、文集、笔记和档案等200多部文献史料中,搜剔出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的大量数据,加以科学的考核测算,综合编辑制成242个统计表格和6个统计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吴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晗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57年3月,吴晗加入中国...。年表吴晗与妻子袁震1929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预科。之后,作为明史专家的吴晗随即发表了《海瑞...皇帝》、《论海瑞》、《海瑞罢官》等作品。当时...对于这些作品大加赞许,并赠送自己亲笔签名的《...选集》给吴晗。吴晗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最出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吴晗在文化大革命被认为反...路线,遭到批斗。
邵循正 邵循正,中国历史学家。邵循正在蒙古史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他把蒙文资料、波斯文资料、汉文资料和西欧诸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糅合参证,互纠讹误,吴晗旁征博引,做了很多史实订正的工作。邵循正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三、第四届全国...会...,并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会...。主要著作除《中法越南关系始末》外,与翦伯赞、胡华合著有《中国历史概要》,与陈庆华合著有《中国史纲要》第四册,学术论文已编入《邵循正历史论文集》。
王毓铨 王毓铨1910~2002),中国历史学家。1910年3月10日出生于山东莱芜。1950年出版《中国早期货币》。1950年回国,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1955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改研明史。在学术团体中,任中国古代经济史学会会长、太平洋历史学会顾问、英国剑桥大学学报顾问。白寿彝其撰著首重基本历史问题,重通识,重创见发明,态度谨严。著有英文的《西汉中央官制》、《明代劳役制的若干显著特点》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