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 余玠(汉语拼音:YuJie,?余玠到任后,大改弊政,遴选守臣,惩...悍将、溃将,整顿军政;轻徭薄征,设置屯田;修学养士,延纳贤才。从淳祐三年到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36战,战果显著。宝祐元年,宋廷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突然死去。
王坚 宝祐二年七月,王坚被命为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王坚调集所属五县民丁17万,大规模修筑钓鱼城,加强战备。宝祐六年,蒙哥汗亲率大军攻入四川,合州以北许多地方皆陷。十二月,蒙哥遣晋国宝招降王坚,为王坚执...。在王坚的率领下,从二月到五月,多次击退蒙古攻城锐卒。蒙古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而亡。七月,蒙哥亲自督战,亦被击伤,死于军中。九月,宋加封王坚为宁远军节度使,仍守合州。五年三月,王坚卒。
贾似道 贾似道,中国南宋末权臣。蒙古大举攻宋,开庆元年,鄂州危急,贾似道即军中拜右丞相,奉命赴援。蒙古军退之后,贾似道则隐瞒求和真相,以大捷闻。宋度宗赵禥即位,以贾似道有定策功,称之曰师臣,加太师,特授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不顾国家安危,穷奢极欲。鄂州失守后,国势危甚,贾似道迫于舆论,于德祐元年抽诸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二月间在丁家洲与元军遭遇,大败,逃奔扬州。
张世杰 当时,南宋各地官员大部分准备降元,惟有张世杰和文天祥应诏入朝,立即起兵,震惊朝野。世杰率军由海路至福建,与文天祥、陆秀夫等立赵昰为帝,国号“景炎”。世杰命士兵在船上涂抹泥土,元军又未得逞。但交战中俘获了世杰的外甥韩某。世杰为保昺帝败走,双方在船上短兵相接,宋军战死及坠海者不可数计。元军逼近宋将指挥船,世杰乃砍断系船大绳,带领十余舰夺港而去。船泊岸边,世杰拟欲与太妃计议再兴良策。
陆秀夫 陆秀夫,中国南宋末抗元大臣。李庭芝镇扬州,邀陆秀夫为幕僚。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景炎三年初,赵昰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负帝跳海。有《陆忠烈集》传世。
张珏 景定四年,张珏代为主将,知合州。此间他训练士卒,垦田积粮,与蒙古军长期对抗。德祐元年,张珏升为四川制置副使,知重庆府,但因道路中断,未能按期赴任。不久重庆被蒙古军围困,张珏屡次派人潜人重庆与守军联系,次年亲自率军救援,遂解重庆之围,陆秀夫升任四川制置使。第二年春,蒙古兵攻入城内,张珏率兵与敌巷战,兵败后,欲饮毒酒而死,未能如愿。又跳河自尽未遂。后被蒙古军将领铁木儿所俘,押送北上。
文天祥 文天祥考中状元之时,正好20岁,朝廷授以宁海军节度判官。在举朝慌乱的危急时刻,文天祥提出抗元。文天祥接到诏书后,几天就组织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勤王军护卫临安,并用自己的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授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谈判。文天祥身囚敌营,但他一心挂念的仍是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痛苦。文天祥被囚四年,经历种种磨难,始终不屈。这时文天祥47岁。文天祥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杜杲 杜杲因出使有功,晋为都督,治小御伯,前往黔中与陈划定边界。陈朝又将鲁山归还北周,周明帝即派杜杲护送陈顼南归。杜杲言语得体,以搞好两国关系为己任,不失使者身份。自周明帝初年至周静帝初年,前后20年时间中,杜杲6次奉命出使南朝陈,为建立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孟珙 端平元年,孟珙军首先登城,破蔡州,金亡。孟珙坐镇江陵,主持京西、湖北路等地军务,杜杲招抚北方各族壮士,编组新军;大兴屯田,兴修水利;创建书院;部署纵深防御,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出兵攻袭蒙古占领区砦栅,焚烧仓库积聚;驱逐襄阳、樊城、信阳军等处蒙古军;又分兵增援淮南和四川,于嘉熙三年和淳祐二年击退四川方面蒙古军的进攻,使京湖和四川间的长江通道得以保全。孟珙智勇兼备,知人善任,长于驭军。
朱棣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5次亲征漠北蒙古各部,巩固了北部边防。在政治稳定、国库充盈的支持下,朱棣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永乐大典》。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内属,于其地设交趾布政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