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 张廷玉,中国清代大臣。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廷玉为世宗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其手。世宗死,与鄂尔泰同受顾命。旋进封三等勒宣伯,岳钟琪与鄂尔泰同为三朝老臣,屡主顺天乡试及会试。姻亲子侄,门生故吏,布列中外,高宗忌之,时加裁抑。旋即以张廷玉未亲至宫门谢恩,严辞诘责,并削伯爵,罢配享之命。复以其姻亲犯法,追缴历来赏赐诸物。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
鄂尔泰 鄂尔泰,中国清代雍正、乾隆时大臣。雍正元年授江苏布政使。三年,迁广西巡抚。累官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任期中,积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西南边疆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六月,督巡陕、甘,经略军务,征讨准噶尔部。高宗即位后,与张廷玉等...事务。后任军机大臣、议政大臣加至太保。
李卫 李卫,,中国清代雍正时督抚。雍正二年,升布政使,五年特任浙江总督兼管巡抚事。世宗认为浙江事繁“民刁”,令李卫严加整肃。李卫禀命清理仓库亏空、钱粮逋欠,严厉推行摊丁入地政策,打击不法绅衿。因而被世宗誉为模范督抚之一。十年闰五月,调署刑部尚书,九月任直隶总督。次年,不徇情面,奏参大学士鄂尔泰之弟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鄂尔奇营私扰民,受到嘉许。李卫识字不多,操守廉洁,任事勇敢。幕客为著《钦遵圣谕条例事宜》。
田文镜 田文镜,中国清代雍正时督抚。世宗即位后,深受宠信,擢升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世宗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田文镜的做法,引起朝廷内外一些官员的不满,受到参劾。然而世宗以其实心任事,李卫称之为模范疆吏,任用如故。雍正五年,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是岁,河南水灾,田文镜隐匿不报,朝野窃议,世宗仍予包容。
张广泗 雍正十年,准噶尔进扰哈密等地,张广泗为副将军。授张广泗正红旗汉军都统。时贵州九股苗反,授张广泗为经略,赴贵州,自将军以下皆听节制。广泗自凯里分兵3路进攻,苗定。十一年三月,金川土司沙罗奔反,授张广泗为川陕总督主持金川军务。广泗以土兵为前驱进攻沙罗奔,自己则筑堡固守,迁延观望,久无进展。讷亲、钟琪俱劾张广泗玩兵养寇,贻误军机,广泗遂被革职解京。高宗亲自在瀛台审讯,拒不服罪,以失误军机罪处斩。
福康安 大小金川之役为领队大臣,始带兵。历吉林、盛京将军,云贵、四川总督,工、兵两部尚书。五十一年,台湾省林爽文起义,福建提督柴大纪被围于诸罗。五十二年,命福康安为将军,率兵渡台,次年俘林爽文。次年廓尔喀兵又入藏索贿,福康安率兵入藏,败廓尔喀兵,追入廓境,张广泗廓尔喀请和。五十九年,调云贵总督。清代非宗室而封王者,唯福康安一人。高宗死后,仁宗屡斥其骄横自恣,勒索地方,擅立赏号,军营奢侈,令停其封袭。
和珅 和珅,清代乾隆时权臣。少年家贫,为文生员,乾隆三十四年,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因机灵善辩,仪表俊伟,受清高宗赏识,历任显官,后升任军机大臣,居此要职24年。还兼任多种文武官职,累封至一等公。乾隆后期,权势最大,又贪得无厌。其秉政揽权,历来被认为是清代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嘉庆四年,高宗死,仁宗立即数其20大罪,责令自尽。查抄金银珍宝甚多。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
勒保 勒保,,中国清代嘉庆年镇压白莲教起义的清军统帅。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历任兵部主事、太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山西巡抚、陕甘总督等职。乾隆六十年,调任云贵总督。在镇压苗民起义中,勒保先督办军需,后与将军明亮、提督鄂辉等接办军务,以功晋一等威勤侯。嘉庆二年,调任湖广总督。在镇压白莲教起义中,和珅是清朝主要的统兵将帅之一。平定起义后,嘉庆七年晋封一等伯。十年,又赏太子太保衔。编有《平定三省教匪纪略》。
杨遇春 杨遇春,中国清代嘉庆时将领。后随福康安镇压甘肃田五起义、台湾省林爽文起义及贵州、湖南苗民起义,深受福康安的赏识。嘉庆二年,开始参与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为经略大臣额勒登保所倚重。五年,以提督率军独立作战。清廷派德楞泰、杨遇春等率军平定。嘉庆十八年,杨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了天理教起义后,又镇压了陕西南山厢工起义。六年,平定张格尔叛乱。八年,实授陕甘总督。
林则徐 林则徐,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英国侵略者舰队多次侵犯粤海,均被军民合力击退。二十一年五月,道光皇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充军伊犁。七月初三,清廷准大学士王鼎保荐,命正西行新疆的林则徐折回河东,襄助王鼎督办祥符河工。道光二十七年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遗著有《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林则徐集》《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