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

尽管如此,陈嘉庚坚持全力支持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校的经费。陈嘉庚企业兴衰演变史,是现代华侨社会及商界的一个缩影。陈嘉庚的产业中三大支柱为橡胶园、生胶厂和胶品制造厂。陈嘉庚的公司在当时已累积欠下银行债务近4百万元,而公司资产仅2百多万元而已,已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直至1934年,陈嘉庚的商业王国可谓全面收盘。捐款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募捐巨款,支持祖国抗战。

刘鸿生

刘鸿生,中国近代实业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刘鸿生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被称为“煤炭大王”。此后,刘鸿生将其资本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抗日战争时期,刘鸿生在香港、重庆和兰州投资创办中国火柴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毛纺织公司、西北毛纺公司等,一度任重庆国民...火柴专卖公司总经理。

卢作孚

卢作孚,中国近代实业家。1893年4月14日生于四川合川,1952年2月8日卒于重庆。后从事教育、新闻工作。1927年任嘉陵江三峡峡防团务局局长,并于北碚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育工作。翌年组设北川铁路公司,以及石印社、织布厂、图书馆、报馆、民众学校等。1931年,刘鸿生民生轮船公司迁重庆,抗日战争时有轮船100多艘。抗战初期,积极组织民生轮船公司抢运沿海工业设备及物资,对工业内迁作出很大贡献。同时开始经营远洋运输。

陈廉伯

陈廉伯陈廉伯,英籍华人买办资本家。1924年5月,已入英国国籍的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组织反动武装商团军,自任总长。社会贡献陈廉伯热心从事慈善事业,他曾捐资医院、慈善会和赈济会,被推举为广东粮食济会...和方便医院、博济医院董事,还在家乡创办义学、女子职业学校。1921年,陈廉伯与粤港商人李煜堂、马应彪等人及广东...出资,在当时的岭南大学内分立岭南农科大学。

杜月笙

杜月笙杜月笙,中华民国时期的帮会头目。原名月生,后改名镛。1888年8月22日生于上海浦东高桥镇一个商人家庭,1951年8月16日卒于香港。上海法租界当局任命他为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上海沦陷后,拒绝与日军合作,逃到香港。随后在重庆建恒社总社,在西南各省发展组织;开设中华实业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企业。日本投降后,杜回沪整顿扩大恒社组织,并先后担任了70多个金融工商企业的董事长、理事长。1949年4月逃往香港。

宗法

它表明当时已盛行宗法制度。但迄今对中国早期宗法制度的了解,主要还是关于周代的。在以别子为始祖的宗族中,别子的继承人拥有对整个宗族的管辖和统率权,是整个宗族的首领,被称为大宗或宗子。小宗也是各自范围内近亲的共同宗庙的宗庙主。普通族人祭祀祖先,一般须在大宗或小宗所主持的各级宗庙中进行,并由大宗或小宗主持祭祀仪式。

姓氏

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有关周代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宗法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司寇

司寇,中国古代主刑狱之官。据《尚书》、《左传》等文献记载,在周武王、周公时,司寇已是王朝的高官。据《左传》和铜器铭文所记,春秋时,周王室和鲁、宋、晋、齐、郑、卫、虞等国都置有司寇之官。楚名司寇为司败,战国时不少国家仍名刑官为司寇。云梦秦律中将有的刑徒称为司寇,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东汉时复称司隶校尉。又率领有由1200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司隶校尉因此而得名。

上计

上计(汉语拼音:shàngjì),见上策。

八校尉

八校尉,中国汉代统兵戍卫京师长安的...长官。汉武帝为加强对长安及其城郊的防卫,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统领从地方或少数民族中选募的常备兵,皆属精劲之旅,其中胡骑、越骑尤为重要。两汉诸校尉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东汉时五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两汉时校尉也常率兵出战,西汉时曾伐大宛、羌,东汉时击匈奴、乌桓,诸校尉也参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