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罗鼐 颇罗鼐,中国清代...贵族。清...平乱后,以颇罗鼐为四噶伦之一,任仔本(审计官),掌管财政。颇罗鼐发后藏、阿里军讨击。六年,阿尔布巴兵败被执,清廷任命颇罗鼐协助驻藏大臣...政务,并封其为贝子。白彦虎颇罗鼐执政期间,设置常备军,练兵设卡,整修驿站,发展贸易,合理摊派差役、赋税,尊重...各派喇嘛教,修复各派寺院。乾隆四年颇罗鼐被封为郡王。
岐邑 岐邑,中国周代周公亶父(太王)至周文王前期的都邑。因受戎、狄逼迫,公亶父率众越过漆水、沮水和梁山,到达岐山以南的周原,兴建居室、城郭,是为岐邑。直到文王攻灭崇国,在该地建成新都丰,才从岐邑迁离。岐邑的位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汉右扶风美阳县,《说文解字》记载在美阳中水乡。文献记载,文王迁丰后,将岐邑辖境分封给周、召二公作为采邑。至于召公采邑,位于今岐山西南4千米的刘家原。
宗周 宗周,中国西周时期王都。周自古公亶父居于岐邑,文王灭崇,迁都于丰,到武王时再迁居镐,又称宗周。在洛水村北发现有建筑遗迹,在普渡村发现有西周墓葬群。周成王时,虽兴建了东都洛邑,即成周,而王仍常居宗周。直到幽王覆灭,周都仍在宗周。周平王东迁后,也有沿袭西周旧称,把洛邑叫作宗周的。
成周 成周,中国西周时期的东都,东周时期为王都,又称洛邑。当时认为成周位于天下中心,四方贡赋道里均等,又把曾反抗周朝的殷民迁到其东郊,借以控制,所以成周在西周的政治经济中起有重要作用。宗周西周覆亡,周平王东迁,定都成周,遂称王城。公元前510年,晋人率诸侯为敬王修城,此后,成周指周王新居之城,成周与王城分指两地。敬王以下各王均居成周,直到最后的赧王才又迁回王城。
楼兰 楼兰,西域城郭国。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者。元封三年,汉遣从票侯赵破奴等率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既降汉,又遭受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于汉与匈奴,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多次...害汉朝使者。其后汉朝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鄯善 鄯善,西域城郭国,属都护。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鄯善王安遣使入朝贡献。安乃再次上书请置都护,光武帝仍不允,鄯善只好向匈奴称臣。后来鄯善兼并了小宛、精绝、且末等小国,南道诸国唯鄯善、于阗最大。明帝永平十六年,汉遣假司马班超出使鄯善,恰好匈奴使者也来到,鄯善王广不知所从。延光三年,西域长史班勇因鄯善王最先归附,特加赐他以三绶。四年,鄯善出兵助勇击破车师后部,西域遂平。
莎车 莎车,西域古国名。王莽时,西域大乱,南北两道诸国都臣属于匈奴,唯莎车王延仍臣属于汉。东汉初,康率旁国拒匈奴,保卫汉代故都护吏士家属千余口,被拜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明帝永平四年,于阗王广德攻破莎车,擒贤...之。章帝时,班超在西域,莎车复与龟兹连兵攻超。章和元年,超大破莎车,莎车遂降。安帝时,西域又乱,莎车先属于阗,后附疏勒。顺帝永建二年,班勇复平西域,莎车遣使贡献。
车师 汉武帝初通西域,车师常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汉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立军宿为车师王,迁其一部分国人于渠犁。自此车师分为前、后部。莎车王莽时,由于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处理失当,车师前、后部王屡遭...害,遂叛附匈奴。元帝初元元年(前48),又屯田于车师前部国都附近。王莽时,车师前、后部叛附匈奴。后车师兼并邻近小国,仅余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与前、后部共称车师六国。
京口 京口,中国六朝长江下游...重镇。故城在今江苏镇江市。原属扬州丹阳郡丹徒县。东汉建安年间,孙权治此,称为京城;及迁建业,改名京口。西晋属扬州毗陵郡。东晋南渡,曾为侨徐州及侨东海等郡治所。刘裕发迹于此,称为北京。京口地处长江下游,车师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其地为江南运河的北口,过长江与江淮运河相联,扼水陆津要,交通便利。都城建康所需生活物资,主要由之转运而来。
寿春 故址在今安徽寿县。东汉末,袁术割据淮南地区,于寿春僭称帝,易九江太守为淮南尹。曹魏与孙吴对峙,寿春成为...重镇,为淮南郡及扬州治所。南北朝时,寿春为南北争夺之地,归属及名称数有变化。如南朝宋改为睢阳,北魏复原名为寿春。寿春地处淮水南岸,南引汝、颍两水,京口东连三吴富庶地区,北为中原腹地,西接陈、许,外有江湖为阻,内有淮、肥水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北交通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