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古董收藏基础扎实:危机下依然屹立

古董收藏基础扎实:危机下依然屹立古董雅玩包括了瓷器、玉器、竹木牙雕、文房雅玩、奇石等,品种众多,国内艺术品市场兴盛至今,古董雅玩是受炒作影响最少的艺术品,也成为2009年沪上春拍的热点。上海大众第1届精品古董拍卖会将于7月5日在上海延安饭店开槌,400余件精品古董亮相申城。

海派绘画发展的三个阶段

海派绘画发展的三个阶段2009年上海艺博会准备把上海本土的海派书画艺术作为展示的一大亮点。海派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迄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面向世界,接轨国际”的风云际会,把海派绘画引入到第三阶段。嗣后,各种经营、收藏书画艺术品的画廊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上海的文化建设和海派绘画的发展打下了“体制外”的坚实基础。

民国时期沪上古泉收藏家1

民国时期沪上古泉收藏家1由于历史与地域原因,上海成为民国时期中国艺术市场的核心地区。这一时期的上海活跃着一批有学识、有志向并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大收藏家。这时,以上海为中心,遍及苏杭等地,古泉收藏家群体以数十人为首,形成数千人规模。齐斋——张叔驯上海收藏古泉第一人,当属上海纺织实业家,民国时期赫赫有名之南浔张氏家族巨贾张石铭的第七子,民国元勋张静江之侄,收藏大家张叔驯。

民国时期沪上古泉收藏家2

民国时期沪上古泉收藏家2沐园——罗伯昭除了张叔驯之外,在民国古泉收藏家“南张、北方、西蜀罗”中,致力于收藏刀布的方若、方药雨主要在天津活动,故称“北方”。罗伯昭虽然是四川人,但是由于长期在上海生活,因此也是海上泉家的代表人物。其早年经商,致力于收藏珍稀古泉,著述和收藏均十分丰厚,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古泉界堪称领袖。在他的努力下,1940年上海诸泉家创办了“中国泉币学社”,并出刊物《泉币》,坚持了32期。

唐云淘画记

唐云淘画记早在1939年,十八岁的沈智毅便与唐云相识交流。1949年,沈智毅进上海美术协会;1956年,经唐云引荐进上海美术馆展览部,成为唐云麾下。

任伯年画吴昌硕小像《棕阴纳凉图》

任伯年画吴昌硕小像《棕阴纳凉图》《棕阴纳凉图》是吴昌硕后人旧藏,是首度在市场中亮相的任伯年画吴昌硕小像题材作品。画这幅画时,任伯年48岁,吴昌硕44岁,两人都正当盛年。任伯年这位明星级的艺术家,欣喜地为吴昌硕作了《芜青亭长像》以此纪念。谈话间,上海艺苑初现勃兴的势头,令吴昌硕十分向往。在任伯年历年为吴昌硕所作画像中,我们看到他容貌的变化,也见证了任伯年人物画技法的演变。

老金条铸造精美惹人爱

老金条铸造精美惹人爱现今的钱币收藏品市场上,老金条收藏异军突起,同时,钱币拍卖会上老金条价格屡创新高。据笔者了解,在传世老上海金条上刻有“上海”字样戳记的目前仅见“祥和”一两金条,存世相对较多。由于这些金条成色较高,铸造精美,因此惹人喜爱。上海中央造币厂半自动式金条压轧机将每一美式大条可压成120条五两小金条。“标金”是上海金市交易的主要品种,其形状为长条式,长约四寸,宽约五分。

80件庞莱臣藏宋元以来名画首次集中公开

《虚斋名画续录》内页虚|斋|藏|画|赏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这80件珍品放到庞莱臣庞大的收藏中来看,不过是冰山一角。展厅布展中此次展出的80件名画中,不少都是一级品。拿故宫出动的24件庞莱臣收藏来说,其出宫阵仗堪比皇上,在恒温恒湿的特种车上度过了两天一夜,才到达南博。

玉蝉砚斋写生趣 吴门花鸟名家“四大花旦”

玉蝉砚斋写生趣吴门花鸟名家“四大花旦”华夏收藏网讯蔡震渊,名铣,字振渊、震渊。因家藏玉蝉砚,别署玉蝉砚主,榜其画室名为玉蝉砚斋。我们相信“吴门四大花旦”之一的蔡铣作品随着藏家艺术鉴赏水平提高,蔡铣作品价格大幅上扬是可以期待的。

[名家名品] 潘天寿先生简介

潘天寿先生常向他们请益,在艺术诸方面也受益匪浅,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孜孜以求,青年时期的潘天寿就显示出了极大的艺术创造性与悟性。1923年,二十七岁的潘天寿经师友的介绍,来到上海任教于民国女子工校。1928年,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创办,潘天寿先生即转杭州,任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并定居杭州直至去世。七十年代前后,由于政治运动,潘天寿先生在遭受非人折磨后,于1971年9月5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