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唐云淘画记早在1939年,十八岁的沈智毅便与唐云相识交流。1949年,沈智毅进上海美术协会;1956年,经唐云引荐进上海美术馆展览部,成为唐云麾下。
唐云淘画记
早在1939年,十八岁的沈智毅便与唐云相识交流。1949年,沈智毅进上海美术协会;1956年,经唐云引荐进上海美术馆展览部,成为唐云麾下。沈老说:“我和唐云既是师生,也是上下级同事,更是挚友。“几十年来,沈老跟随唐云或画、或展、或跑市场,或购旧书画,就是在唐云“文革“落难无人搭理时,沈智毅依然上门关心,为他奔忙,为他分忧。因此,沈老深得唐云厚爱和信任。不久前,沈老给我讲了他随唐云淘画的故事。
唐云嗜明清字画,他通过收藏,吸收和借鉴古画之精华而拓宽自己的画艺。沈老说:“唐云在收藏名画中,公私分明。他有一个宗旨:大画、名画先为国家收,小品小画自己把玩。“1956年的一天,沈智毅陪唐云去沪上著名收藏家钱境塘家玩。一进屋,唐云就被挂在厅堂中的任颐的六尺长、一尺半宽的十二条屏《群仙祝寿图》深深地吸引住了,那金笺通景巨屏上的群仙个个栩栩如生。唐云见之甚爱,他马上想到为上海美协收藏,便开门见山地向钱境塘说明收购之意。钱境塘爽快答应,最后以1200元人民币成交。钱境塘十分认真地将12条屏装在金丝楠木箱内,再由沈智毅小心翼翼地运送至上海美协。至今,堪称经典的《群仙祝寿图》(图为其中部分细部)已成了无价之宝。
唐云先生喜欢带着沈智毅逛古玩市场,去得最多的地方便是广东路画摊。一次,唐云见画摊上挂有八大山人的《山水》四条屏,眼睛一亮,因为唐云极其喜欢八大山人朱耷的画。唐云家中挂有朱耷的《水仙》、《鱼》、《竹鸟》、《佛手香椽》等花鸟画,而独缺朱耷的山水画。按理,唐云完全可以自己买下,可唐云想到的还是上海美协。不料,摊主说:“此画早已给谢稚柳为博物馆买下了,只是还没付钱。“于是唐云死缠摊主:“愿多加100元的钱买断。“摊主拗不过唐云,便以高价卖给了唐云。后据专家考证:八大山人的山水精品不多,像八大山人从癫狂归于平复的好作品市面上几乎看不到。这幅《山水》为我们重新认识八大山人和研究他的山水画在他的绘画艺术中的比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沈老说:“淘画最烦的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中国美协委托唐云在上海市场上收购吴昌硕的作品。可上面调拨下来的资金又有限。自接任务之后,唐云在沈智毅的陪同下,几乎每星期都要去上海湖南路、广东路古玩市场,有时也去城隍庙。不论是吴昌硕犹如篆隶的松针、梅枝、兰叶,还是狂草葡萄、葫芦、紫藤。还有那赋色鲜艳的牡丹、寿桃、水仙。不论是私家收藏的,还是散于社会的,唐云见之便收。价格从5元一幅收起,一直收到三十几元一幅。辛苦劳累,历时二年,唐云为中国美协收藏了80幅吴昌硕画,也为上海美协收藏了一小部分,而自己却颗粒无收。1993年底,上海美术家画廊推出了《上海美术家协会藏品展》,因为量多质好品位高,引来诸多观众。画展中便有唐云淘来的画:吴昌硕的《花香四时》和八大山人朱耷的《山水》四条屏……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唐云功不可没,是个大大的功臣。“
来源:新民晚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