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

诵经重在恭敬,不在贪多

隋朝开皇初年,有扬州比丘某,能诵整部《涅槃经》,很自负。让沙弥坐金色高座,很尊敬他,让比丘坐银色高座,恭敬稍差些。经查询,两人寿命均未尽,都放还阳世。比丘仗恃诵经很多,心中不服气,问知沙弥地址,来到岐州,访问沙弥,了解情况。"比丘听后叹气说:"我的罪重呀!我念《涅槃经》,衣冠不整齐,身口不清洁,只图背诵过去。

69 无道心

69无道心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的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因时已晚,慧薰禅师就说:“日暮了,就此一宿吧!”文道踌躇得不知是否要接时,慧薰禅师说:“你无道心,非真正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憎爱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得道呢?”

93 不在别处

93不在别处洞山良价禅师有一次对云岩禅师问道:“老师!如果您老百年以后,有人问我,您的相貌风姿长得如何?我该怎么回答?”洞山良价禅师仍满怀疑惑,不解云岩禅师为何如此提示他?修道者的真假,不从他觅,不假形容,不在别处,不在那时,超一切时间,超一切空间,法身无相,而无所不相,那就是云岩禅师的真正道貌了。

仲由负米

仲由负米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

五百罗汉系列—第278尊-普胜山尊者

第贰佰柒拾捌尊--普胜山尊者普胜山尊者,即宋朝名僧普胜法尊者。俗姓张,祖籍深州陆泽。据《宋高僧传》卷二十八载,尊者幼年时即不苟言笑,淡薄俗世之情。二十岁时,出家于五台山华严寺,拜超化大师为师。当有人问他为何不在家乡出家而不远千里到五台山时,他回答说:“附神骥可以日千里矣。”尊者深具慧根,诸经注疏过止便识,融会贯通。年六十三岁时,在净土院圆寂,门人与信徒收舍利葬于龙门山宝应西阜,并建塔旌表。

不在革面,贵在洗心

崔氏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叫房景伯把那位妇人叫到衙门里来,和自己住在一起,一齐吃饭。每当房景伯去问候崔氏起居时,那妇人的儿子就立在堂下观看。于是,崔氏才叫他们母子回去。

夫妇有节 修福有报

后来庆成在春季考试时,中了进士,殿试时更拔得头筹,蒙皇帝亲自点入翰林院;三个儿子也都位居高官,一个女儿嫁到名门,女婿与儿子均同朝为官。庆成并以夫妇之礼教诫儿子,女儿则由妻子去教导,他们一家果真都得到行善之功、修福有报。

正当的夫妻生活修来福气

庆成夫妇虽同房共宿,但并不邪言戏谑;虽然如此,也没有影响到夫妇的感情,他们彼此关怀,互相照顾及鼓励对方。庆成并以夫妇之礼教诫儿子,女儿则由妻子去教导,他们一家果真都得到行善之功、修福有报。

子欲孝而亲不在

我爸爸身体不好的时候,有一天他告诉妈妈说,家里人力单薄,我以后就在白天走吧,这样你们不害怕。爸去世前的几分钟,已经睁不开眼睛,说话也不够清楚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妹妹弟弟刚出门上班办事去了,只有姐姐守侯在身边。大夫生气了以人格担保。可怜的爸爸啊,孩子们不孝顺,让你受了多大的苦啊,可是你的表情充满满足和安详,没有一点的不快,我终生的都难忘我用双手拉开冰柜的那一瞬间。

观念改变,痛苦就不在了

观念改变,痛苦就不在了有一位资深的师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有一天清晨,先生突然向她告白,早已有婚外情,而且交往已四年,现在他决定与外遇分手。观念改了,世间诸事没什么不能理解、不能谅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