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敬僧

一)僧五敬德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二)敬僧之法1.路途中、...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

做到弥陀放弥陀,自然弥陀念弥陀

建议专一放生泥鳅,田螺,鲤鱼或贝类。放之无任何副作用。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是无相忏悔,就是大皈依,就是大菩提心,愿切念佛就是求生极乐世界,是最大的发愿,可圆满代替“四弘誓愿”。或想象动物听到“阿弥陀佛圣号”,可皈依佛门,并和你结下法缘。我们放生是布施,要学会在大大小小的放生事相中“深发其心”。我们通过放它们,来度自性众生。

放生(修福),念佛(修慧)是一体

放生(修福),念佛(修慧)是一体。众生都是佛的业力,佛大自在了,只有众生这么点心病了。众生如果肯放生,那是自性众生誓愿放,那太好了,业力自己消除了。我们自己就是佛,别人在放生,也是在清除我们的共业。业力越小,我们众生(佛)的光就越强。这个时候多念佛,调适一下。这说明佛不反对我们想佛光,净土宗允许适当着相,因为这个时代讲一点不着相根本是高谈阔论了。无住生心也没人能做到,通过念佛可以接近这个境界。

历代祖师大德放生开示

慧能大师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自得五祖弘忍大师黄梅心印后,为躲避同门兄弟的迫害,逃亡江南,隐姓埋名,乔装平民,隐居于猎户群中。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

放生·护生·环保

放生已经成为环境森林破坏的大问题。久而久之,很慈悲的放生行为竟成为生命的悲歌。放生原是慈悲的好事,是由真实的慈悲心来发展;我们今日既然看到放生带来严重的问题,应该闻过则喜,一起使“放生”成为“护生”,甚至呼吁佛教徒共同为“环境保护”而努力。我们何不从放生到护生,然后一起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呢?将放生与护生、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许才是比较合理地适应现时代的放生精神吧!

诸经论中放生集要

辑一以慈心故,行放生业●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放诸生命…诸功德中,放生第一。辑二放生即慈悲●观无量寿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李炳南老居士谈戒 ... 放生

六、下功断缘戒...,中功断缘兼素,上功断缘放生。。要做此六种必先要戒...。十六、戒...放生,这是心性的问题,就是有慈悲,没有慈悲的问题。

提倡放生的历代祖师大德

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何其有幸,我等凡夫得以逢闻依靠一位不畏任何阻力,全力宣扬放生观念的“放生师父”-上圆下因老法师。

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众仙人深信这些都是大自在天尊加持的修行瑞相,心中无限欢喜,将供品供在脚印上。仙人们见此一致认为是大自在天降临人间,决定跟随脚印前去拜见,寻至祗陀园,时释迦世尊正在为数百眷属传授妙法。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如来显示种种神变度化无量有缘众生。一日他们行于虚空中时,迦叶如来在地面上留下自己的脚印使他们不能飞行。时迦叶佛在从仙人们居住的森林到如来居所之间的路上布满了脚印。

阿难陀的七个梦

阿难陀就说他在一夜之间梦见了七项稀奇古怪的事,佛陀为其解析道:(一)“梦见大江海水都被烈火燃烧起来,而且火焰直冲天上!”佛陀很感慨为其解释着:“阿难陀!这个梦表示着佛陀不久就要涅盘了,诸大弟子也都会涅盘,这预示人天的眼睛将入灭。你的第三个梦呢?”阿难陀的七个梦,是预言佛教未来的衰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