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功德

佛陀和观音菩萨关于大乘精进行的教言

佛陀和观音菩萨关于大乘精进行的教言[作者:益西彭措堪布讲授佛在《六波罗蜜多经》中对慈氏菩萨说,在听到众生无边际、佛果功德无边际时,不仅不应怯弱,反而要发起猛利誓愿,永无疲厌地取证。所以佛劝导菩萨应备加精进来成就波罗蜜多。以上讲述了诸佛菩萨的教言,目的是要提醒大家:大乘的根本在于菩提心誓言,此誓言落实和圆满的关键在于精进行,精进行又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和不以少为足的志气。

佛说布施果报不同的因缘及讲解

菩萨因中修万行,果中成万德,岂不此品是成佛之因。此是凡圣布施不同。此又论平等心布施。布施具德,是如来施;不具德,是声闻施。】此论施果之报。尤其是国王,应该德风下偃,率民同修布施,广结善缘。自己布施又劝他人同施,承此良因,国王升为转轮王,同施臣民升为小国王。以此果报无量无边。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

如何通过佛法修持挽回堕胎后的恶果

而做为孩子的父亲的男性,则更有义务协助您的伴侣避免犯下堕胎的罪业,这些罪业一旦发生,它的恶果早晚会影响到男女双方。修持金刚萨埵忏罪法是去除罪障恶果的最好...之一。由于堕胎是重罪,所以首选还是自己应该好好地修行以上法门,靠自己的修行来挽回自己的过失。

释清净 编辑:认识因果(3)

因为执着的狭隘心灵,违反了它本应有的宽阔广大,所以那是意识或潜意识里,自己对自己所做的“惩罚”,也是对“空性”的背反,所带来的痛苦。就像这条毒蛇,因为嗔恨和对黄金的执着,使它一万年来不得超生,而当有一天醒悟了,终于发现,原来自己陷在自己所造的执着迷梦里。

西夏的宗教法

  西夏有较为完备的宗教法,且独具特色。西夏法律对佛教、道教加以保护,有严格的管理规定,西夏宗教法律制度对僧人的封号及对僧人道士的赐衣、试经度僧和度牒进行了规定,西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帝师封号,西夏法律还规定了僧人道士所享有的权利及其应承担的义务。  关键词:西夏;党项;...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

李炳南居士编着入寺须知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礼佛的好处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

如何救赎堕胎罪业

由于一己的贪欲而怀孕,竟演变为嗔恚的...戮,如能少欲节欲,则将减少堕胎的悲剧。对于...胎之罪,及如何灭罪,都有详细探索。而如何保护胎儿、幼婴?所以如果心中有堕胎阴影,无法消除者,可以尝试着慢慢吃素,一方面断除...生,可灭自己之罪,再方面随顺

佛陀的三身观

佛陀的三身观◎释善音本文荣获詹煜斋居士奖学金摘要佛法,以利乐众生为目的,依自行化他而达成解脱。因此,不断传出释尊过去生的本生事迹,兴起大乘佛法,展开大乘菩萨道的精神与理想的佛陀观。本文即从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探讨佛的三身观。随佛之入灭日远,佛弟子对佛的解脱愈加感到与自己的修证差距,因而形成理想的佛陀三身观。希冀经由此一探讨,建立正确的佛陀观。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画~三画)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一画二画三画一画(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刹就是国土的意思,通常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称为一刹。谓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同时具足的意思,这是天台宗的观法。释迦佛一代的教化。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一行三昧的简称。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x100x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一佛土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李炳南居士编着入寺须知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礼佛的好处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