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

[名家名品] 八大山人

[名家名品]八大山人清朱耷山水书画图之一纵24.2厘米横16厘米清朱耷莲房翠羽图轴纵162厘米横41.6厘米清朱耷海棠春秋图轴纵119.5厘米、横38.5厘米。中国文人画到八大山人,在笔墨的运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一生最佩服八大山人的章法。八大山人是要缘物寄情的,而他画面的形象便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由于八大山人对于物象观察极精细,故其取舍也极自由。先师白石老人崇拜八大山人,不是因循其法,而是取其创造精神。

艺术珍品 永世传承

艺术珍品永世传承——孙大光捐赠安徽博物馆明清书画作品赏(三)八大山人《墨荷图》纸本墨笔纵185厘米横91厘米八大山人,明代宗室,本名朱耷,江西南昌人,书画家、诗人。明亡后削发为僧,法名传綮,号雪个、八大山人等。八大山人这个号,是他在59岁以后才使用的,一直到逝世,《墨荷图》为他67岁时所作。由于朱耷流传下来的作品大都是他60岁以后所作,所以人们都习惯以“八大山人”来称呼他。

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

八大山人名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等。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为南昌宁献王朱权九世孙,著名书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做道士。

八大山人花鸟绘画与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关系

八大山人花鸟绘画与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关系在中国绘画史上,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画僧他擅长山、水、花鸟、工书法篆刻,尤以笔简形赅的水墨写意花鸟著称于世,代表了明清之际中国画的最高成就,并在后世三百年中到了倍受推崇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八大山人绘画在章法上就已具有了元明瓷器民间绘画造“险”这一特征。

清朱耷 《河上花图》卷赏析

清朱耷《河上花图》卷赏析在天津博物馆的精品厅中,一幅笔色苍莽、笔触奔放的泼墨大写意格外地引人瞩目,这就是“清初四僧”之首——朱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河上花图》。卷尾自题诗《河上花歌》37行,文才卓绝,书法颇具风范。在八大山人暮年作品中,以《河上花图》卷最为精绝。《河上花图》表面上描绘的是河上荷花,但实为朱耷人生长河的真实写照。

也说徐渭朱耷的“狂”

也说徐渭朱耷的“狂”徐渭和朱耷皆以“狂”出名。徐渭的“狂”是两种不同内质的体现。据说徐渭有才而屡试不中的因素之一,是他答卷时常恃才逞气的结果;他在胡府做幕僚时,也因不拘小节和傲视权贵的倨狂,而引起官场某些人的“畏而怨”。同样作为真性情的流露,朱耷的狂,一方面类同于魏晋文人的“返归自然”,另一方面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笔补造化 意传禅心

笔补造化意传禅心明末清初的百余年间是...大变革的时代,历史上又一次少数民族政权进住中原,开始了封建统治,这在广大的汉族各阶层民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皴笔更是简洁明了,寥寥数笔山石的形态、质感便跃然纸上确实笔追造化之功。他们所倡导的“师法自然”给中国的山水画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主张为造化描摹,表达真性情,提升了绘画的精神内涵,用唐代诗人李长吉的诗句来总结他们的成就就是“笔补造化天无功”。

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张大千画荷浅谈

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张大千画荷浅谈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性,赢得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吟咏赞颂。张大千画荷主要是师法朱耷。由此可见,张大千画荷在临摹八大的画上下了不少功夫。张大千画荷有许多独特之处。《芥子园画谱》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是孕育名家,施惠无涯,张大千画荷也是。荷花被张大千抽筋去骨,只剩下魂。

关于石涛的几个问题

关于石涛的几个问题石涛题自己的画兰诗:“十四写兰五十六”,这是他五十六岁时叙述自己写兰花的经历是从十四岁开始的,从石涛的画学来说,写兰是他的余事,他写山水、人物所开始的年岁,或者还要早于十四岁,我们没有得知他自己也如写兰一样,曾作过叙述否?依据生于庚辰,则壬午石涛应为六十三岁。看来还是应该从石涛自己说的庚辰为准。石涛的《金陵怀古册》亦作于丁亥中秋。

四僧是谁?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四位画家的简介

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为僧。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书画巨匠>髡残,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髡残是一位能诗书,善绘画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