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慧远简介 东晋时期佛教净土宗之始祖慧远生平

慧远大师,俗姓贾,中国时人,出生于代州世代书香之家。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为净土宗之。故后世净土宗尊为初祖。当时的名仕谢灵运,钦服慧远,替他在东林寺中开东西两池,遍种白莲,慧远所创之社,逐称「白莲社」,因此,后来净土宗又称「莲宗」。净土宗的基本经典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往生论》等。

善导法师简介

善导法师简介  善导(公元613年-公元681年,另一说为公元613-662年)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卒于唐朝高宗年间,为山东临淄县人(另一说为安徽泗洲人) ,奠定中国净土宗的重要人物之一,有「光明和尚」、「终南大师」的称号。目前有净土法门是起步于晋代的慧远,北魏昙鸾开始...

印光(净土宗师 常惭愧僧)

法师是由儒而入佛的;他别号“常惭愧僧”。法师既自名常惭愧僧,身体力行潜修佛道,直指本心。法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宗,他之于净土宗在全国的勃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法师大量印行《安士全书》、《印光法师文钞》以及净土经论近百种,宣传净土,上海皈依他的人日益增多,净土宗从此在上海兴盛起来。1922年,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成立,提倡净土的念佛法门。

再读《往生论注》(冯巧英)

再读《往生论注》冯巧英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是净土宗基本经典之一。初始的加工改造者就是昙鸾,集中体现者就是《往生论注》。《论注》是从「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做起。昙鸾在《往生论注》中发挥了弥陀经典的精神,称西方净土超越三界之上,往生净土即是菩萨。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大师既然得到承远大师的真传,便于唐朝大历元年4月,过长安,在章敬寺净土院,依据《无量寿经》,编撰《五会念佛法事赞》。大历5年4月5日,大师一行到达五台县,远远就望见佛光寺南边,有几道白光。6日,他们抵达佛光寺,境界果然与大师在钵中所看见的毫无差别。这夜四更,又有异光从北山下来,直射于大师身上。在大圣慰问劳苦并饮食之后,波利尊者将大师引出寺院。

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

莲池二字,正表明了大师的平生志愿。大师听后,从此归心于净土,自书“生死事大”四个字,贴在案角床头。大师元配夫人张氏,生下一子后,子母相继而死。大师本无意续娶,但因母命难违,只得又与汤氏议婚。大师27岁那年,父亲去世。居土杨国柱、陈如玉等,为大师建造茅屋三间以避风雨。从此以后,净土法门大兴于世,四海之内的出家人日就归附。侍郎王宗沐问大师:“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

慧远法师简介

慧远法师简介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人。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的仕宦之家,卒于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世寿八十三。后由唐宣宗(公元810年-公元859年)追谥「辨觉大师」、南唐李先主(公元888年-公元943年)追谥「正觉大师」、...

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大师法名延寿,字冲元,钱塘人,俗姓王。于是登上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的禅院,作了两个阄,一个写一心禅定,一个写万善庄严净土。入住永明寺后,大师白天的修行功课有108件,夜里另到一峰行道念佛,经常有人听到天乐飘渺。大师诵《法华经》,一生累积共13000部。在永明寺居住15年,教导弟子1700人。常常为人授菩萨戒,为鬼神施食,买放生命,并回向净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

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

大师法名行策,字截流,俗姓蒋,父名全昌,是江苏宜兴有名的儒门老匠,与憨山老人德清法师为方外之交。康熙九年,大师迁居虞山普仁寺,兴办莲社,倡导净宗,出家在家的佛门弟子,都尊大师为修行导师。大师手著《莲藏集》、《净土法语》等书,印行于世,著名的《劝发真信文》就出自大师之手。大师在普仁寺13年,至康熙21年7月9日去世,寿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