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在北大曾讲授中国建筑史 听课学生皆旁听 梁思成资料图据张中行《负暄琐话》记载,抗战胜利后,梁思成先生在北大讲授“中国建筑史”,学期终了,梁先生说:“课讲完了,诸位说说怎样考法?”没一人举手,梁先生笑了笑说:“原来诸位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最后一年,严老师正在教“现代文学”的重头课。在北大,老师们并不认为“你不来听他讲”就是什么冒犯。北大学子从那些年的教育中获得的,是一种阅读的习惯和一种对一切不知道的东西都充满好奇和希望学...感觉。
... 忆北大生涯:多数人不把我当人看 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不把我当人看待。毛和斯诺谈话时正处于困难时期,还没有一九四九年后天...北任意发挥的潇洒,这段话基本上是陈述事实。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曾给当时的名人梁启超写信讨论时政,不获回音,梁济在日记中记下了此事,有失望之情而无怨恨之意。梁济...后,梁漱溟以此见告梁启超,引起梁启超深深的自责。
民国时蔡元培在北大首推“学分制” 蔡元培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发展追其根源,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运动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从日本或欧美引进了学分制,如张伯芩在天津南开大学实行积点学分制和选科制。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课程参照当时的哈佛大学,也采用学分制。
罗家伦曹汝霖许德珩梁实秋回忆 ... 运动历史细节 1931年8月26日,罗家伦向助手马星野回忆了“...”期间北京大学及学生运动的情形。曹汝霖的回忆火烧赵家楼是“...运动”的...,多年以来,人们对其耳熟能详却又知之甚少。多年以后,这一事件的主角曹汝霖在回忆录中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许德珩笔下的牢狱生活北大学生许德珩是“...运动”的积极分子,也是火烧赵家楼后被警察逮捕的32人之一。多年以后,许德珩写了一篇《回忆...运动》的文章,详细记述了他和同学们被逮捕又被释放的前前后后。
北大历史学系教授张帆:崖山之后华夏文化未断层 中国人理想人格是“温润”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以《元典章》点校本获本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在颁奖典礼的间隙,张帆教授接受了凤凰网国学的专访,谈到了他对宋元时期一些历史问题的看法,并描述了他心目中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中国人理想人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接受凤凰网国学专访以下为对话实录:凤凰网国学:宋朝经济发达、文化先进,但是却两次被游牧民族灭国,您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哪位北大校长曾在御前会议上慷慨陈词遭慈禧冤 ... 许景澄与太常寺卿袁昶对西太后导演的这场闹剧非常反感,两人在御前会议上慷慨陈词,要求取缔义和团无法无天的活动,保护使馆、学校和铁路。袁世凯死后,蔡元培回国,接任北大校长。会议开了一半,...来了。消息传开,轰动了北京城。到了9月底,政协开了一次总结性的批梁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