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

中日甲午战争

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丰岛战役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清朝将李昰应逮捕,囚禁于中国保定,1885年获释。东学党乱兵闻中日军队已至,不战而溃。中法战争7月25日拂晓,两舰离牙山返航。战争过程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至8月1日清朝...对日宣战和日本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1895年4月17日以签署《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北洋海军正式建立

在129年前的今天,1888年10月7日,清...发展海军北洋海军正式建立。1881年12月,即仅仅两年之后,北洋海军便初步建成。当时北洋海军有巡洋舰、炮舰、练习舰等12艘,已初具规模。其后,北洋海军继续扩建,直到1888年成军为止,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一支舰队,从开始筹建到正式成军才历时9年,速度是够快的。成军后的北洋海军,其实力居于远东第一,使各国皆刮目相待。本来,成军之初,北洋海军的实力是超过日本海军的。

李鸿章为何被称为「 ”东方俾斯麦”,是褒义还是贬义?

晚清「”中兴大臣”中,李鸿章是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经历过清朝末年衰弱,并非李鸿章一人就能挽救大清王朝的颓势。但李鸿章还有个绰号叫「”东方俾斯麦”。我们都知道俾斯麦是德国一个铁血首相。而李鸿章被比作「”东方俾斯麦”因何而来呢?缘于一次事件李鸿章的「”东方俾斯麦”之称并不是中国人给起的,是外国人给起的。李鸿章得到这个称号,还要从一次事件说起。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时,有次德国

北洋水师和后来的北洋军是一回事吗,都有哪些主要名将

光绪十二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对于一个没有太多工业基础。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农业社会的国家来说,要组建海军谈何容易。所以,从李鸿章等人提出筹建海军建议开始,清朝用十二年时间,筹建资金,招募人才,购置枪炮,才有这一份成绩。两年后,北洋水师在山东刘公岛,正式向世界宣告成立。这件事曾对世界造成极大的震撼。

李鸿章和翁同龢你更讨厌谁?

李鸿章(1823年2月——1901年11月),安徽省合肥人,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时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号「”文忠”。他是晚清时期的重臣,更是名臣,与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作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实际统帅,作为洋务运动的执行领袖,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被慈禧太后称为「”再造玄黄之人”,与俾斯麦和格兰特,被世界史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

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水师是如何被葬送的?

众所周知,北洋水师是被日本的联合舰队打败的,是西太后慈禧挪用了海军的经费,导致邓世昌的炮弹备弹量不足,在战斗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但是结果却是庞大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人的军舰一艘都没沉,巨额军饷堆积起来的北洋水师,居然不经一战就被打败了,到底是谁葬送了北洋水师呢?因此尽管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官兵英勇奋战,但最终收获的仅为惨败。

李鸿章被称「 ”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可不敢称「 ”欧洲李鸿章”

李鸿章曾经和俾斯麦有过谈话,而俾斯麦在得知了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之后,对人说道:我可不敢称欧洲的李鸿章。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李鸿章,我们还要从甲午战争前夕说起,那时候北洋水师的情况已经非常的糟糕,因为北洋水师是李鸿章负责建立的,尽管李鸿章想要给北洋水师装配新式舰艇和武器,但他手中没有钱。在和日本人开打之前,北洋水师已经停滞发展很多年,原本十分先进的北洋水师已经慢慢的脱离了世界的发展。当

51年的轮回,甲午战争被俘舰和抗战胜利赔偿舰之比(上)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字关注「”燃烧的岛群”,我们不做他人文章的搬运工,只提供准确的历史依据和独到的见解分析,用地缘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讲述历史和旅行的精彩!本文是「”燃烧的岛群”自媒体第188篇原创文章,欢迎带署名转发。全文共3076字,配图23幅,阅读需要7分钟。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是对中日战争史认知的一次提升,实际上,中日之间用拳头和枪炮来解决谁是「”东亚一哥”的时间远远不止14年。从1894

丁汝昌真的是太平军叛徒出身吗?请收起这套说辞吧!

「”长毛”出身的海军提督?丁汝昌,作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的司令早已被国人所熟知(南洋和广东只是蒸汽化的水师,不能算是国家海军,只有北洋海军才有资格被称为「”大清帝国海军”),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海军史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尤其在1895年的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悲壮的服毒自尽,让多少后人为之唏嘘和扼腕。电视剧《铁甲舰上的男人们》中由施京明饰演的丁汝昌但是,关于丁汝昌早年的一段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