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往生后乘愿再来没有隔阴之谜? 他到地狱度众生,他也不受地狱苦。他受苦那是做样子给地狱众生看的,不是真受苦,他是来演戏的。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那是《华严经》,《华严经》是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这三个经是一而三,三而一,说得最清楚的是《华严》,只提出纲要的是《无量寿》,便于受持的是《弥陀经》。
往生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阿鞞跋致是翻作不退转,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退转有三种。《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说,第一种"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第二种"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菩萨才会不退心,怎么样的恶意对菩萨,菩萨也无所谓,菩萨还是不退心,这才叫行不退。不学不能成就,你自己要能够维持住位不退、行不退,你没有善巧方便,你怎么能做到?第三叫"念不退"。如来所证得的智慧,念念与一切种智相应,这叫念不退。
普贤文殊菩萨为何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普贤文殊菩萨为何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普贤文殊菩萨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慧净法师《华严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品,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两位大菩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就表示释迦牟尼佛最终是要弘扬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这时人们才吃惊地发现,华严教主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四十一级位的法身大士,一致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诵经得禅定 读完了经,一定要回向。但是,你不知道在读诵经的时候也如是,你所得到的报酬就是菩萨加被你,三宝加持你。习诵的时候,能够除灭大烦恼,得到无上智。你读《药师经》也得会读,同时你在读的时候,随经文的意思入观,定跟慧两者是相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求大乘的,求大乘的要想入佛智,达到佛的境界,除一切众生苦,在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就能得到这些利益,这跟前面求利益、得定的时候是一样的。
琊川双塘寺传奇 (一)初到双塘寺在儿时的记忆中双塘寺是一座残破的寺庙,很普通的木房子中供奉了几个菩萨,在赶香会之时这里才比较热闹。深秋时节的一个晴天,我和儿时的伙伴来到阔别已久的双塘寺。双塘寺坐落在琊川镇...后面,这里有座山,因山势形若睡狮,在朝霞中披戴金光,故曰:金狮山。
观音的中国女性形象(图文) 观音女性形象的产生有几个来源,虽然有些可以在佛经找到根据,但她们却是中国人对佛教理念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它们含有孝道及女性贞洁等中国传统的中心思想。观音的这些形象产生于民间撰造的“传记”,且与特殊的地缘有紧密的关系,经由灵验及信徒的报导,并透过文学及艺术的推广变得众所周知,直到遍及全中国。妙善公主妙善公主是目前所有观音女性形象中最著名的,她的故事很可能是用于解说印度密宗千手千眼观音的图像。
听华严经见佛示现(图文) 宣化上人神奇故事居士听华严经见佛示现,宣化上人开示大胆说出孙东柏居士一九七八年来美游学,在年底十二月二十二日找到了金山寺。一路上,说起万佛城打七的情景。当时的万佛城,也是很简陋。禅七期间,每个晚上,宣化上人都会讲一小段《华严经》及开示。孙东柏居士才终于鼓起勇气说出刚才所见所闻,当时他离讲台约有百尺处。孙东柏居士在那两个礼拜的禅七中,对上人印象原本并不深刻。
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在家篇 后来发现她前生是美国土著转世的,这足以证明人有前生、后世,说明轮回是事实。这些事情在我们周边有很多,我们要警惕。我受戒时,得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他在戒坛上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当中的道理,都在《地藏经》上。
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出家篇 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有一位达宗法师,每天一千二百拜。其中有一篇记载,当年在浙江,道场里有一位专门管大殿烧香、点蜡烛、添油灯那位香灯师的故事。>七、元晓法师喝死尸水>韩国元晓法师是一位高僧,也是净土宗的大德。
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佛典篇 净宗法门的根熟是世出世间一切万缘统统放下,真信、切愿,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与其它法门确实不相同。这是一个特别法门,无比殊胜,如经所说,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统统得度。三车是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代表不同根性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