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北史

于是发奋成就《南史》与《北史》。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南史》、《北史》主要取材于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书。《南史》、《北史》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如魏收在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撰《魏书》,凡事涉高洋父亲高欢在东魏所作所为时,多曲为回护;《北史》对此大多据实直书,予以改正。

南史

于是发奋成就《南史》与《北史》。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南史》中也有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等书中所未载的材料。《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可见李大师编撰的是南朝宋、南齐和北朝魏这三代史事。《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王弘惹不起刘义康,只好减少了自己手下一半的府兵交给刘义康。随后,王弘去世,刘义康几乎是大权独揽。刘湛试图与殷景仁争当宰相,但刘义隆一直重用殷景仁,所以刘湛的此次行动以失败告终。但刘湛并不甘心,于是他投靠了刘义康,希望在刘义康的帮助下打败殷景文。

程应镠:魏晋南北朝史特点论述

过了两年,司马昭病死,他的儿子司马炎正式代魏,建立晋朝。二八〇年,晋灭吴,统一全国。三〇四年,匈奴刘渊兴兵于离石,李特、李雄割据于成都。三一七年,司马睿称晋王,即位于建康,第二年称帝。统一的局面分裂以后,北部建立了十六个国家。成国自三〇三年李特称王,至三四三年李势被桓温所灭,不过四十四年。东晋建立,皇帝的权力不大。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于一位帝王: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梁武帝萧衍一、萧衍的出身与其早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本为唐代诗人罗隐《筹笔驿》一诗中的点睛之笔,后来被酷爱读史、用史的毛主席用来评价了一位南朝帝王——梁武帝萧衍。年轻时萧衍的才干便为人所识,据《梁书·武帝纪上》记载,当时以「”识人”著称的王融曾每每于众人面前夸赞过他,说将来:「”宰制天下,必在此人”。后果如所言。但其前半生才华横溢、顺风顺水以至于成为「”开国之君”与其后半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