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卷四‧苏秦以连横说秦 古文观止 卷四‧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淆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
古文观止 卷七‧与韩荆州书 古文观止 卷七‧与韩荆州书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
古文观止 卷六‧后出师表 古文观止 卷六‧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
古文观止卷二‧楚归晋知罃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
古文观止 卷三‧吴子使季札来聘 古文观止 卷三‧吴子使季札来聘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
古文观止 卷六‧戒兄子严敦书 古文观止 卷六‧戒兄子严敦书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
古文观止 卷八‧送孟东野序 古文观止 卷八‧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
古文观止 卷七‧陈情表 古文观止 卷七‧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
古文观止 卷八‧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古文观止 卷八‧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
杜老师读书:教育培养学生预见能力(古文观止第18篇 蹇叔哭师) 鲁僖公三十二年,秦国进袭郑国,秦大夫蹇叔极力劝阻秦穆公,蹇叔认为劳师袭远,秦国必败,秦穆公非常恼怒,甚至中伤蹇叔,说出「”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恶毒之语。后来秦穆公兵败崤山,验证了蹇叔的预言。蹇叔神奇的预言烛之武退秦师两年后,留守在郑国的大夫杞子掌管郑国北部,他鼓动秦穆公偷袭郑国,争霸诸侯。秦穆公求教于秦国大夫蹇叔,蹇叔当时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烛之武也是七八十岁的老同志,晋文公也是六十多岁才当上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