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

深信因果 心定得福

深信因果是佛教的认识论,也是对六道轮回真相准确的揭示,佛家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下世果,今生作者是。”往生净土是果报,持戒修善,信愿念佛是因,有因必有果报。我们若能明白了因果报应的真实状况,心自然就能得定,心得定了,自然不会烦恼发怒,也就自然不会做有违天理之事,并且会随缘做些善事,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福德。

因果律与改造命运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不过,只要种下业因,绝对没有不受果报的。已造的“因”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在“缘”。也就完全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了。改变命运的具体做法,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是真正杜绝恶缘,使恶因没有机会形成恶果。这样就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六道的命运。

《十二门论》中的因果观

交代了《十二门论》的着作旨趣,在为大众开启解脱因果,进入般若空义的门径。[1]这段评述可谓简明扼要的说明了《十二门论》在大乘佛学空宗四论中的地位,以及与《阿含经》的关系。从哲学的立场而论,其实《十二门论》中所讨论与驳斥的问题核心,是有关形上学的因果问题。本文即尝试循《十二门论》所讨论的线索,将其中所批判与驳斥有关因果思考、解释的种种面向,逐一厘清,以呈显大乘佛学空宗对因果问题破妄显真的重要看法。

水莲——因果启示录(1)

--------------------------------------------------------------------------------无垢净光着总目录:自序——水莲缘起第一章、言语的启示第二章、怒的火山第三章、不道德的隐性...人第四章、听不见的哀号第五章、无情因果有情天第六章、怨恨的海第七章、宽容第八章、忏悔的甘露附录——水莲斋主小访记水莲一本难忘的因果启示录。无垢净光一九九六年二月第一章、言语的启示言语的启示水莲——因果启示录人——可以说是唯一具有优越丰富语言沟通能力的动物,

因果观

换句话说,因」能不能发展为「果」,要看客观环境条件来决定。一定的因,会导致一定的果,表示因果关系是决定性的。但古典物理中有统计物理的部分,这时的因果关系是属于统计性的。因此,严格讲,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受着波动式和统计式双重机率性的管制。因此,最正确的因果律,应是微观性的机率性的因果关系。但是到了现在,量子理论几乎已经完全被接受了,机率性的因果关系也已然是充分确定了。它是超出世间因果法则的。

佛教小故事:野狐禅

老者于言下大悟,作礼告辞后,第二天百丈禅师领导寺中大众到后山石岩之下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依亡僧之礼火葬。百丈禅师为其转说一句“不昧因果”为什么能脱去五百世狐身之苦?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实乃至理名言,因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怨憎聚会

怨憎聚会奴仆刘琪,他养了一头牛和一只狗。但这头牛只触这只狗,见到其它的狗却不会去触。但若说它们能记得前生的事,则似乎未必。其实,怨毒的念头根植于各人的性识之中,有朝一日相遇,就会像两种药性相反的草药,虽是枯根朽草,本身并无知觉,但因为彼此的气味不相投,就会激起相互的对立和抑制。可见,因果纠缠不清,没有任何作为可以不受果报。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厉鬼报复

厉鬼报复堂舅安介然说:厉鬼向仇人索命报冤的事,在许多典籍记载中看了不少,平时听人传说的也不少。有个人大约五十多岁,头戴一顶草帽,身穿苧麻衫。他支撑抵挡了一阵子,显得精疲力竭,所说的话也渐渐模糊不清。蓦然,他纵身一跳,已经淹没于滔滔波浪之中了。当时在场同见的有十多人,都合掌念佛。虽然不知道这个人受的是什么冤报,但“害命偿命”的话却是他亲口说的。

因果:善中有恶,恶中有善

三世因果所传达的是真理,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是佛教劝善的语言,说教之词,不是那么回事。一般人的心是波动的,他即便行善,善里又有恶,所以是善恶交杂。因此因果关系绝大多数是错综复杂的。所有这些,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这就是我们命运的状况。不仅因果丝毫不爽,而且种小果大。

佛陀成佛后受到的3个前世果报

下面以佛世时的金枪、马麦、头痛3桩公案来说明:1、《佛说兴起行经卷上》记载:佛成佛后示现受到金枪刺足之报。佛知道这前因后果,一定要受这个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