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因果律与改造命运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佛教讲“因果通三世”,所谓“三世”,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这叫现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这叫生报;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第四生,乃至百千万亿劫后,才受福受殃者,这叫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不过,只要种下业因,绝对没有不受果报的。人们常说的“命运”,实际就是业因果报。因此,佛法揭示了命和相的原因和由来,却不主张人去算命看相求签问卜。因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但因果又是可以转变的,所谓“因缘果报”,“因”要形成“果”,中间须要有“缘”(条件)来会合促发。已造的“因”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要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瓜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包括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只要把缘断了,譬如把瓜子放在茶杯里,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一般人多因为看不见今生的现报,就否定因果报应的存在。其实,佛在经上早就告诉我们:纵使经过百千劫那么久的时间,所做的善业恶业也是不会消失的,只要因缘会遇,还是会产生果报,由自己来承担。而我们现在的存心、现在的一切造作就属于“缘”。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应善自检点,“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才能自求多福。所以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哪有一生做恶没有善的?找不到!凡夫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恶做的多不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与其消极看相算命,不如自己积极改命,如果你修得积极,修得太多了,等不到来世,今生就会有好报。明代袁了凡先生改无福为有福、无子为有子、短寿为长寿的经验和 ... 就记载在《了凡四训》这本书中,尤其是判断和区别“善”、“恶”的标准与一般世俗人所理解的有所不同,比如“善行”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之分,需要精研明辨,才能做到真实的行善积德、自利利人。因此,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现在,要勤修十善,广种善因,积功累德,则今生以后及来世命就会好。因为因果通三世,所以今生做恶仍然享受福贵的,是他前世所修的福报还没享完,今生造恶的恶报还没有成熟。今生心善、行善,而穷苦潦倒、生活困苦之人,是他前世“不善之因”的果报没有尽,而今生所修的善心、善行,还没有成熟。如果能明了、能觉悟,则对人间福贵、贫贱,吉凶、寿夭等这一切现象,自然就没有疑惑了。也就完全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了。改变命运的具体做法,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是真正杜绝恶缘,使恶因没有机会形成恶果。世间人谁不希望自己拥有财富、地位、聪明智慧和健康长寿,但是不修“因”哪来“果”?如果怨天尤人、为非作歹只能是苦上加苦。反之,有福贵切不可恣意妄为,因为一旦福报享尽,恶报就会接踵而至。所以,何不福中更求福呢?可是我们必须知道,如果不能超越三界,只在这一生把恶缘堵住,使恶的因不起现行,来生能不能再一次的把恶缘消除?要是没有把握,恶业的果报还是有可能会遇到,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何况果报通三世,未离三界,决定不能避免!纵然来生享人天福报,福报享尽了,还是免不了轮转恶道。所以,要想永远断绝恶业的果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越六道轮回”。如果今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发愿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则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快乐无极,一生成佛。这样就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六道的命运。由此可知,念佛必能转业,念佛必能消业,因为超越三界是第一等的大事,小小的消灾免难都变成小事。大的业能转,小的当然一定就附带转了。可知“老实念佛”、“净念相继”能消一切灾,勉一切难。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因果律与改造命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秉公办理造句_秉公办理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秉公办理bǐnggōngbànlǐ秉公办理的意思和解释:秉:掌握,主持。秉公办理的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本部院凡事~,从不假手旁人。”秉公办理的例子秉公办理造句群众与地主发生争执时,...采取坚持法令秉公办理的态度,这也实际上帮助了基本群众。impartiallyinaccordancewithitsdecrees,whichactuallyisawayofsupportingthemajorityofthemasses,too.秉公办理造句相关互文式成语无一例外都是并列结构,其前后两

  2. 【了尽】的意思是什么?【了尽】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了尽」在《汉语大词典》第726页第1卷726了尽lejìn净尽。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了尽的拼音lejìn了尽是什么意思★「了尽」在《汉语大词典》第726页第1卷726了尽lejìn净尽。

  3. 《右台仙馆笔记》选译六“不孝”等

    《右台仙馆笔记》选译六完人名节原文:会稽王湘舟济泰,工为制举文,而困于场屋。晴郊祷于神,愿减寿一纪,使两目复明,已而果愈。其兄镜堂,余门下士也,请以此事载入笔记。余于第九卷中载王孝子继谷事,亦减算以益亲年,借此等事以耀吾书,衰颓笔墨与有光矣。俄其兄娶妇,两弟皆在,同治酒食。某夫妇以媪言切至,亦不之疑。译文;江苏宝应县某位妇女怀孕要生孩子了。不久生下了个男孩,丈夫大喜。

  4. 梦见很久不见的老朋友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很久不见的老朋友,预示心中长久的困惑或压抑,将得以舒解,精神上将得到解放。梦见自己在路上走,意外巧遇一位老朋友,意味将得到贵人帮助。梦见和朋友争吵,表示你近期思想压力很大,要注意自己调节。梦见朋友死了,实际上表示他很好,身体健康。梦见与好友一起工作,表示人际关系良好。梦见吃土豆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5. 腿脚发出的衰老信号

    如果同时指甲变成蓝色或紫红色的话,则可能是糖尿病、动脉栓塞或雷诺氏症的早期征兆。他认为,泡脚水的温度最好为40℃,时间20分钟最合适。症状二脚抽筋原因:台湾省彰化秀传医院足踝外科主任朱家宏指出,如果中年人睡觉的时候脚板抽筋,可能是白天行走站立的姿势不正确引起的。症状三脚麻原因:如果脚趾头、脚板麻痛感严重,还有刺痛烧灼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6. 照着影视剧学射箭?当心得病!

    不过,很多初学者可能都遇到了这种情况,自己很努力了,射了很多箭,但箭总是射不准!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射病”,主要是源自错误的射箭姿势和肌肉记忆。当然,看的目的不是让大家跟着影视作品里学,而是要注意,有时候千万不要跟影视作品学!这会非常干扰箭的飞行。这也是射病之一。它能有效改善射箭时“沉肩”的状态。如主角那样,还会养成“靠弦”的射病。同样是10版《罗宾汉》,还真有射箭细节完美的。

  7. 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

    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  刘备的形象,经小说《三国演义》的描绘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起家之举的“桃园三结义”,因反映了古代草根阶层的心理寄托,长久地为人们所崇拜。不过若仔细看看史书《三国志》及相关史籍,研究刘备如何从...

  8. 取名如何慎用五行属性–宝宝起名

    比方说,有的朋友就以为,姓名用字不可以五行太过,那含有“森、林、焱、炎、鑫、淼、”等字的名字就都是不好的,都应该改一下。起名网为您分析取名如何慎用五行属性。同样是森、林二字,对那些命理八字本身五行比较中和的人来说,也不合适用在名字中。

  9. 可爱萌的女生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上身穿着一件可爱的卡通t恤,下身是雪白的七分裤,裤脚裁剪成今年最流行的玉米穗式样;脚上穿着一双鞋跟足有五公分厚胖头小皮靴。形容可爱的句子。生命中,似乎总有一种承受不住的痛。

  10. 养生:5个饮食习惯最伤肾

    日常生活中的不当习惯或行为会成为“蚕食”肾功能的“...手”。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每餐肉类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手掌大小约0.5公分厚度。以下推荐4款最佳补肾食品。吃山药,煎炒烹炖完全依照个人的口味来操作就行,每天吃50~200克即可。除了补肾外,山药对肺和脾的补益作用也很明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