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游学 >早在荀子少年时,他就曾出游齐国,在稷下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数十年后,年近五十、学有大成的荀子再次来到齐国讲学。因为德高望重,荀子在此后三次被推举为稷下学宫的祭酒,成为稷下学宫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师。此外,荀子还在着作中对诸子百家的长处与短处做出了自己的点评。>荀子的着作收录于《荀子》一书中,全书现存三十二篇,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隆宣法师总监释永真彭殿清撰集>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东汉牟融(公元166~?年),自号牟子,中国最早的佛教居士。牟融“欲争则非道,欲默则不能”,于是提笔写下了流传至今的《牟子理惑论》,这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牟融约于汉献帝初年著《牟子理惑论》,全一卷,共37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一,以融和儒释道三家为宗旨。
-551年9月28日孔子诞辰 -551年9月28日孔子诞辰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的派创始人。
孔子逝世 479年4月11日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逝世>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
理学宗师程颢逝世 1085年7月9日以天理为本的理学宗师程颢逝世程颢,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 1073年7月24日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周敦颐,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道州营道县人,北宋官员、理学家,北宋宋明理学创始人。是孔子、孟子之后儒学最重要的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深远。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去世 648年10月10日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去世>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是隋唐之际的著名经学家和教育家。曾师从于当时著名经学家刘焯,学成之后,便居家兴办私学,以教书为业。在讲经中,孔颖达又以《礼》、《春秋》和《易》的研究为主,兼及其他各经,在学术界有着较高的水平和声望。唐太宗对孔颖达这一工作十分赞赏,曾诏曰:“卿等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
明朝王守仁出生 1472年10月31日明朝全能大儒王守仁出生>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当时,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他以文官授兵部主事,怀疑其中有诈,便强令王守仁当众射箭。王守仁提起弯弓,连发三箭,结果三发三中。不但没有难倒王守仁,反而使他在军中的威信倍增。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齐景公问政孔子后,想重用孔子,晏子的一番话却让其打消念头 孔子到了齐国后,想借助高昭子的关系接近齐景公,于是去了高昭子的家做家臣。为什么齐景公甘愿服从晏子的话?此外齐景公也如其所愿,在位时间长达58年。齐景公问的这个臣子就是晏婴。这就是为什么晏子要阻止齐景公重用孔子的基本原因。)三、孔子与齐景公的后续固然晏子因为与孔子理念错误,说出了一些毁谤儒家的话,然则孔子对晏子这个前辈照样很敬服的。
2500多年,孔子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知其弗成为而为之的老拙2500多年前,一个哨子路的壮汉露宿陌头,颇为狼狈。再过个几百年,人们的配合记忆中照样会有孔子,至于谁人“晨门”官,除了为我们贡献了如许一句话,汗青上再也找不到其余记载。2500多年,孔子事实为我们带来了什么?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正履历着一个被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这一时期,孔子和其所代表的儒家学派应运而生。在招摇过市的神棍,和奔波劳碌的学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后者。究竟他们四处碰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