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积阴德 多积阴德明·管东溟昔人有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善而曰积,不尚阳德而尚阴德也。必举家咸务阴骘,而后可称积善之家。愚讲修身齐家之道,一一以孔子之庸德庸言为矩。而所以行庸德,谨庸言,亦必归重于程朱之绳墨。独于三世因果,及三祗修证之实际,则不得不破程朱之关。一身不足以尽积善之庆,故其余又及于子孙。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孔子对于社会人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像是公正和平等,这些都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下的九条原则就是根据孔子哲学思想而提出的。可成功却只属于那些在任何情况下,内心坚定的人们。孔夫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要让错误方向毁了我们的生活。所罗门说过,能控制自己愤怒的心的人最强大。
闺范二23(夫妇之道3) 将诔夫子之德耶。丈夫平生不爲妇人所知。[白话]柳下謚惠鲁国一位士大夫姓展名获,字禽,家住柳下(城名),死后称号为“惠”。学生们读后,深受感动,皆以惠妻之文为追悼文。柳下惠一生的心事,为官治理朝政的业绩,为人正直纯洁,待人宽厚大度,他的妻都能一一道来,也可称得上两位贤人,相互知己。
闺範卷一57(嘉言10) 书美釐降(注1)。(注2)夫妇之际。上述可见,男女结为夫妇,实属人道五伦之首。《礼》的用处令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唯以“兢兢”二字总结。可见,圣人考虑得较一般人长远,而且深思熟计,不以面前短暂的小乐而破坏长远的天伦大乐。注1:釐降,分派下嫁。注2: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分别是书中记载的两个历史典故。
如何理解万人念佛者往生者一、二? 如此说来,行者念佛求生应可如愿。然往生者甚少,万中只得一、二者何解?《弟子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以他念佛才能往生。所以恶人,阿弥陀佛来接引,恶人已经改过自新,那他就是善人,被接引的肯定是善男子、善女人。
读《大学》有感 提起“大学”两个字,很惭愧的是,我没有踏进这两个字。从教十余年来第一次体会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我想把自己和孩子读《大学》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读《大学》让我感觉自己站在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殿堂的门口,这可是免费的参观学习,里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华所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家族的保富法: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这个家族是从明朝末年一直到清朝末年,实际上是到了一九四九年,总共三百五十六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史上最长久的一个家族了,比王朝还长,它超过了清朝。这个家族家教非常的严格,用儒家的思想教育子孙。这是牟氏家族的保富法,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另外对子孙严加管教。
近代著名儒将曾国藩漫议 凡此种种,便成为招致天国政权崩溃失败的重要原因。凡此种种,不必讳言,也表明了曾国藩思想和行为的某种进步意义。[10]在孔孟儒学的诸多继承者中,曾国藩特别推重程朱理学。曾国藩自己也是努力这样做的
无为的智慧 “无为”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老子的“无为”思想含蕴深厚,从古至今,给人以多方面的智慧和启迪。普京无意中正运用了“为而不争”的...,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所谓爱民“无为”,即要求统治者“无常心”,抛弃主观成见,以百姓之心为心,顺势而为以满足百姓的发展要求。
不要画地为牢、自寻烦恼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有的人太顾念自己,不顾念别人,一点小事,再三地烦人;有的人太顾念别人,不肯为己,最后失去好多机会。人我,不要分得那么清楚!其实,这就叫画地自限!心怀广大,自然不会有烦恼!吉姆好奇地上前问那个渔夫为什么只留下小鱼,放掉大鱼。我们经常会面临很多害怕做不到的事情,因而画地自限,使无限的潜能只能化为有限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