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闺范二23(夫妇之道3)

返回目录柳下謚惠鲁大夫展禽。家居柳下。謚曰惠。惠有圣德。妻亦贤人。情甚得。心甚知也。惠官鲁。三黜而不去。忧民救乱。妻曰。无乃渎乎。君子有二耻。国无道而贵。耻也。国有道而贱。耻也。今当乱世。被三黜而不去。亦近耻矣。惠曰。油油之民。日在水火。吾能已乎。污君可仕。小官可爲。吾何耻焉。惠死。门人髙其行也。将诔之。妻曰。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之知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自矜功德】兮。夫子之不竭【过尽人情】兮。夫子之信诚【忠信诚实】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强用刚察用明】兮。蒙耻【君不信任】救民。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芥【不以一毫芥蒂于心】兮。岂弟【和乐】君子。永能厉【不以三公易介】兮(注1)。吁嗟惜哉。乃下世兮。呜呼哀哉。神魂泄兮。夫子之謚。宜爲惠兮。门人从之以爲诔。吕氏曰。士君子之行。孚朝着易。孚闺门难。妇人于夫。知其内行易。知其外行难。惠也平生心事。居官治蹟。爲人节槩。其妻皆能一一道。可谓两贤矣。丈夫平生不爲妇人所知。其人品可槩见。相与终身。而不知夫子爲何如人。其妇人亦可知矣。[白话]柳下謚惠鲁国一位士大夫姓展名获,字禽,家住柳下(城名),死后称号为“惠”。惠有圣人的品德,他的妻也是一位贤明的人。两人感情甚厚,两心相知。惠在鲁国作官,三次被降职,他却不忍心离去,依然忧虑着百姓的生活,积极挽救混乱的局面。他的妻子问道:“你这样坚持有何作用?不怕招人轻慢吗?仁义君子的心中有两种羞耻:当国家不重视道义,个人却能钻空子而富贵,君子以此富贵为耻。当国家普及道德教育,个人却因无能而贫贱,君子以此贫贱为耻。当今世道这么混乱,您三次被降职,却不离开这个国家,是不是也近于羞耻的地步呢?”惠回答道:“我常常为黎民百姓而忧愁,他们活在这个乱世中,如同在水深火热中度日。我怎能只为保全自己而离开呢?虽然没有遇到明君,染污的君主依然可以辅佐,官职虽小,依然可以为民作点实事,我有什么可以感到羞耻的呢?”惠死后,他的学生们崇尚老师高洁的品行,想写一篇哀悼的文章,表彰他一生的功绩。惠的妻说:“您们想写悼文,表彰他的道德,凭二三名学生,不如贫妾我对他了解的深透。”于是,写下如下的文句:“夫子一生功德磊磊,却从不向人矜夸半个字;夫子一生恩惠与人,却从不接受越人情的回馈;夫子一生忠实守信,却从不介意对方诚实与否;夫子与人交往不起害意,还委屈求全地随顺风俗;夫子对自己明查秋毫,却从不对他人要求过半分;蒙受君主不信任的屈辱,却仍心怀救民的使命;胸怀宽广,品德高尚,虽三次被降职,内心始终不存一丝毫的怨恨与不满。夫子是平易近人,和乐的君子呀,堪与三公并称圣人。只可惜哟,夫子您过世,让人深切哀痛,情不自禁,黯然神伤。夫子的称号,以“惠”最为恰当啊!”学生们读后,深受感动,皆以惠妻之文为追悼文。吕坤释:不少士大夫,仁义君子的品行,让满朝官员信服容易,让家里的妇人信服反而难,因为妇人对于夫君在家的日常琐事很了解,对他在外面的功业却知之甚少。柳下惠一生的心事,为官治理朝政的业绩,为人正直纯洁,待人宽厚大度,他的妻都能一一道来,也可称得上两位贤人,相互知己。丈夫平生的功绩不一定为妇人都知道,但他的人品可为其妇大致了解,因此托付终身。平常人不懂夫子是怎样的人,他的妻也都了解。注1:岂(恺)弟君子,永能厉: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译者按:古文的“兮”字很难白话,原本很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一经白话,味道变得很“白”,不如原文优美。返回目录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闺范二23(夫妇之道3)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愣头愣脑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lèngtóulèngnǎo。

  2. 梦境破解少女失踪案 -周公解梦

    失踪6天6夜搜索无果据报道,这名奇迹生还的女孩名叫劳拉·海契,现年17岁,是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人。10月3日,当海契的父母发现她失踪后,立即向警方报案。负责调查此案的约翰·乌克哈特警官称,在搜索过程中,警方向整个华盛顿州警察局发放了寻人启示。据悉,11日海契依然没有脱离危险,医生正在密切监视她的健康状态。梦到从井里捞东西梦到井里捞东西的周公解梦

  3. 孙武击败楚国之后 为何却此销声匿迹了呢

    但是,在此之后,一代兵圣却就此销声匿迹,这是为什么呢?由此,不管是哪一种结局,这都促使孙武在历史上逐渐销声匿迹,乃至于下落不明。众所周知,春秋末期,孙武、伍子胥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此后伍子胥作为吴国重臣继续活跃在历史舞台,而孙武却下落不明,事迹再无记载。由此,作为吴国士兵的将领,孙武很可能是被吴王夫差下令伤害了。

  4. 鱼类和虾类的食疗作用与功效

    ...药膳的鱼类虾类一、甲鱼性寒,味咸。肝病患者忌食;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者不宜食用;失眠、孕妇及产后腹泻者不宜食用。

  5.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可信吗?

      《两当轩集・杂感》是清朝诗人黄仲则诗作,其中造就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名句。(网络图片)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祭出来砸读书人脑门,百发百中,势必打落云端。  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到底听哪句呢?这话当然有其他版本。文雅些的,如《围...

  6. 梦见用火烧人 烧人

    周公解梦梦见用火烧人 烧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用火烧人 烧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谁?一问三不知出自哪个典故

    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茍瑶。一问三不知出自那个典故?先来看看一问三不知是什么意思?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茍瑶率大军讨伐郑国。《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三不知”从最初的始、中、终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后来用“三不知”制对内情一无所知,有时指装糊涂。而到现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对情况一无所知了。

  8. 钱币上的苍蝇

    而这个把苍蝇搬上钱币,给了苍蝇无上尊崇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因为这个国家的苍蝇,不与骯脏为伍,不与细菌相伴。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华人向我描述了很久以前苍蝇的重生过程。最终,澳大利亚的苍蝇绝望了。澳大利亚的苍蝇从被人唾弃的泥沼中奋力爬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可爱的小天使,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尊崇。

  9. 张柬之简介 张柬之的功绩

    张柬之张柬之别名张孟将、张汉阳,是唐朝著名官员、诗人,他80高龄担任宰相,尽管年事已高但却一鸣惊人,发动神龙政变、恢复李唐,此事他立下功勋最大。张柬之简介>张柬之,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张柬之的功绩>张柬之做宰相后,的确做了一件有关大唐命运的大事。

  10. 66 自性与法性

    66自性与法性荷泽神会禅师初参六祖惠能大师时,惠能大师问道:“你从远处来,路途遥远,太辛苦了,自性禅心带来了吗?可看见本体的法性是什么吗?”惠能大师顺着他的口气说道:“我坐禅是见,也不见。”神会听后,大为惭愧,立刻向惠能大师行礼,并亲近依止,誓为老师服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