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对佛生喜 得佛授记

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到城中上供下施,他见到世尊托钵化缘,刹那间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只有从一切经论中及取窍诀才易证悟佛的密意,大家应该好好闻受,将受益于生生世世。世尊放光,光绕三千大千世界后,入于白毫间,以示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施主将得独觉果位。

惧怕被害 出家证果

祈祷毕,世尊率僧众来到了婆罗门儿子家。那些婆罗门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祗陀园给孤独施主的地方,惧于萨迦国王的法律,他们不敢闯进去就返回了。婆罗门儿子胆颤心惊地跑到佛前恭敬顶礼,世尊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了预流果位。

互起争执 得佛度化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位大施主,经常对婆罗门作广大的布施。一次,布施时来了市中心的婆罗门和市郊外的婆罗门。双方都是互不相让,争执不休。圆满后,世尊率领僧众返回了经堂。

佛祖释迦牟尼和佛教的故事

在公元前6世纪,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有一个小国,国王叫做净饭王。有一天,正在宫中的净饭王接到皇后家中送来的喜报,皇后为他生了一个王子。这位王子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佛祖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死了,所以他是由他姨母抚养长大...

种下善根 得佛授记

但我们是修行人,当贪心生起来的时候,要彻底地对治,初时是困难些,但是,我们在生贪心的刹那应该尽量舍弃它,无论是贪财或贪人,这种贪心能放下的都应放下,若实在放不下贪欲心,则正当贪心生起时应立即忏悔或发善愿断除此垢心,将来并于某位如来出世时,愿以此善根于其教法下出家,甚至获得一定的果位。偶尔作一点小布施、小供养,以此不明就理地种下了一个善根,凭此善根而在来生中也能获得一定的功德。

赌博的得失

赌博的得失信受奉行佛法的人,去除贪欲,可以到达难以抵达的彼岸。克服自己,胜过征服他人;>天神、乐神、魔波旬或梵天都无法战胜克己节制的人>以一位婆罗门告诉佛陀:“尊者,我认为你只知有法益的修行,对无益的事一无所知。”佛陀再问他输赢情形,当婆罗门回答说有输有赢时,佛陀说:“在赌博中获胜,无法与克服烦恼的成就相比。”

用动物祭祀的婆罗门

用动物祭祀的婆罗门世间人为追求功德,而在节庆时布舍与供养,>所得到的功德,>不如礼敬圣者的四分之一。>有一次,舍利弗问一位婆罗门的朋友,有没有做过任何的功德,他朋友回答说,他长久以来都提供大量的祭祀牺牲,希望来生能往生梵天。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供养值得供养的人--诸佛、诸佛弟子和克服执着、邪见与傲慢,远离诸忧患的人;>供养寂静、心无畏惧的人,功德不可衡量。婆罗门来的时候,向神舍礼敬,而没有向佛陀礼敬。佛陀强调要礼敬值得礼敬的人,佛陀说法后,这婆罗门就证得初果。迦叶佛的浮图塔一连七天在天空中示现,人潮不断前来礼敬,第七天结束后,浮图塔消失了,而为一座石头浮图塔取代。

一位穷苦婆罗门的慷慨奉献

一位穷苦婆罗门的慷慨奉献行善要趁早,并且要制止心,不要去作恶,若迟疑,则心易于造作恶行。在得知这是那位婆罗门供养佛陀外套时所发出的声音时,他说这不是平常人可以做得到的事,值得赞赏。国王就要手下送一件布料给这婆罗门,奖赏他虔诚的信仰和慷慨供养。>国王接着说,这婆罗门真正做到难舍能舍的事,应该给予更适当的奖赏。国王就派人回宫中拿来两件非常昂贵的天鹅绒地毯,将它们赏赐给这婆罗门。

提婆的智慧

在塔的不远处有一处小的寺院,是提婆撰写《广百论》破斥小乘降伏外道的地方。在当时,钵逻耶迦国有一位善辩的婆罗门,他听到提婆的才学和盛名后,便打算和提婆一较高下。首先,他以提婆的名字开始发问“你叫什么名?”“天”提婆回答。>像提婆这样,用我们通常应用的对答,以幽默诙谐的言语表答出如此深奥的义理,并且让论敌明了其旨意,自动折服,实在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