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皮锡瑞《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的内容及其价值

 皮锡瑞《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的内容及其价值  保存在《师伏堂经学杂记》中的一组经学文稿,是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晚年讲授“经学家法”课程时所编讲义原稿。这部《经学家法讲义》手稿对先秦至魏晋的经学变迁与得失作了简明扼要的疏理和评述。描绘出魏晋...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  【说明】《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所谓纪传体的“纪”就是指本纪。《史纪》共有本纪十二篇,以历史上的帝王为中心,上自黄帝,下至司马迁当时的...

汉文帝与汉初儒学发展关系初探

 汉文帝与汉初儒学发展关系初探  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说“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在《礼书》中又称“孝文好道家之学”。 显而言之,司马迁认为道家和法家是汉文帝的主要治国思想。实际上,汉文帝不仅好刑名之言、道家之学...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参考资料一:五福临门是哪五福五福‘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这些只是,单就五福的变化来说,只有五福全部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状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此刻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但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现代常把“五福临门”当作新春祝福使用。

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

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  在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中,有一些关于自然的特殊知识,被称为“天文”和“灾异”。“天文”大多是指各种奇异的天象,如日月食、彗星流星、客星新星、五星会聚之类,也包括一些古人...

《“焚书坑儒”新说》

《“焚书坑儒”新说》  秦始皇“焚书坑儒”,早就定格为文化摧残的象征符号。天下举凡读书人皆好称引,鲁迅用它来和希特勒焚书相比,博尔赫斯用它和造长城来对始皇帝大发议论。独立的史家偏生有其独特的癖好,他不敢就在假设的基石上扑扇...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简介  「经」的意义通常与「权」相对,「权」指的是变通、暂时的,「经」则指不变、永久的,以这样的观念运用在书籍上,则能够被称为「经」的书籍,通常是相当重要,其价值亘古不变,撰写的人也往往是历史上相当重要的圣贤之辈。在中国历史上,有些经辗转编写而成,至今仍具有相当重...

《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尚书》原称《书经》,也可单称作《书》。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尚书》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史。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

伏生生平简介

伏生,名胜,济南人。秦赢政三十四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冒死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后来听说伏胜能传讲《尚书》,便准备召他进朝传授。但这时伏胜已90多岁,行走十分困难。文帝只好下诏让主管宗庙礼仪、文化教育的太常常故晁错亲自到济南伏胜家中学习《尚书》。伏胜传授《尚书》,一直是口授。经过数月的努力,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并记录下来。此后,伏胜的弟子又根据伏胜对《尚书》的解释,编成《尚书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