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

[专家点评] 明德化窑树头形杯

[专家点评]明德化窑树头形杯该杯造型整体似树头状,上大下小,椭圆形圈足。杯外浮雕梅花、飞凤、走鹿等。胎体洁白坚细,通体施乳白色釉,在光照下胎釉稳现粉红色,外观甜净,是明代福建德化窑一件很好的工艺品和实用品。清代时该窑产品胎体较薄,釉色闪青。

德化彩瓷亦不凡

德化彩瓷亦不凡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再在炉中二次烧造而成的一种古彩。云龙纹盘画面色彩谐调、柔和,富丽而不淫艳,堂皇而不奢华,可谓清朗不浑,艳而不俗,鲜丽而不火气,是德化窑瓷彩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谈德化窑五彩瓷器的造型和装饰

谈德化窑五彩瓷器的造型和装饰自明代以来,福建德化窑逐渐步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其产品除以白釉的独特风格驰名于世外,同时也开始在白瓷上进行着色装饰,出现同样倍受世人喜爱的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等各种彩瓷,并且沿袭至今。这件五彩盖罐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具有明确纪年的德化窑五彩瓷实物。明代德化窑五彩瓷的颜色主要由红、蓝、绿三种组成。

明代德化窑白瓷器皿的艺术风格

明代德化窑白瓷器皿的艺术风格福建省德化县是个山环水抱、矿藏丰富的千年古瓷都。总之,德化明代白瓷,无论是瓷塑还是器皿,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为“天下共宝”。这种突显器形的特点是明代德化窑器皿的一大风格。明代德化窑器皿的造型能从具体用途、材质特点出发,器形特征与装饰风格完美结合。明代德化窑器皿的简洁能尽显材质之美。

浅谈德化青花装饰技汉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德化青花装饰技汉的继承与创新青花瓷亦称白地蓝花,清新明快、富丽典雅,是独具高雅审美品位的艺术瓷品种。在瓷都德化的传统陶瓷中,青花瓷的影响仅次于白釉瓷器。德化青花瓷大量销往各国各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以及非洲各国。德化青花瓷一进入国际市场立即受到国外的普遍欢迎,青花瓷一跃成为德化瓷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商品之一。

试谈德化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

试谈德化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青花瓷器的...与装饰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开创了德化窑瓷器发展的新纪元,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由此可见德化青花瓷产销之兴旺和繁荣。德化青花瓷器的题材有人物纹饰、自然景观、动物图案、植物图饰等。德化青花瓷器“以白见长”的装饰表现特征,充分地显示出了德化青花瓷器独特的艺

德化白瓷集赏

德化白瓷集赏本文刊于2014年5期收藏杂志。;广东德化窑自宋元起生产白瓷,至明清时达到鼎盛。从宋元至明清,德化白瓷都是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尤其在明清时风靡欧洲。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德化白瓷相当丰富,大约逾千件(套),当中精品不少。德化窑白瓷器型丰富,主要有器皿和瓷塑两大类。;1.明德化窑筒式炉;钵式炉的数量最多,超过100件。10.清德化窑八角人物杯;平心杯又称公道杯,高5~6厘米。

独家|永远的中国白,广东馆藏德化白瓷集赏

独家|永远的中国白,广东馆藏德化白瓷集赏广东德化窑自宋元起生产白瓷,至明清时达到鼎盛。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德化白瓷相当丰富,大约逾千件(套),当中精品不少。德化窑白瓷器型丰富,主要有器皿和瓷塑两大类。钵式炉的数量最多,超过100件。树头杯数量最大,也是德化窑独树一帜的品种。

德化窑白瓷的鉴赏和收藏

德化窑白瓷的鉴赏和收藏中国的瓷器可以分为两大系,即青瓷系和白瓷系。德化窑早在唐宋时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和白瓷,到明代德化窑的发展已达到高峰,以生产白瓷闻名遐迩。到清三代时,德化窑因不受朝廷重视,产品大都是民间日用品,釉色常常白中泛青,除白瓷外也陆续生产一些青花瓷和五彩器等。胎体细腻,胎质坚硬,德化窑独有的中低温材料配方,是闽南周边窑场乃至景德镇窑生产的白瓷所不能相比的。

收藏明代德化窑--双龙夺珠笔架

收藏明代德化窑--双龙夺珠笔架笔者偶然之机会,收藏有一件明代德化窑双龙夺珠笔架。清代早期后,德化窑白瓷的生产质量下降,其原因是明代晚期后,因国力衰退,为应付出口需求,德化窑开始生产青花瓷。除上述明代的窑场继续生产外,据统计,目前已查明明代窑址共有一百多处。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