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战国中晚期五山纹青铜镜

战国中晚期五山纹青铜镜图1图1所示这面战国中晚期五山纹青铜镜,现藏邓州博物馆,与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55页图示战国五山镜纹饰一模一样,堪称“楚式姊妹镜”。邓州战国墓出土“五山楚式镜”不足为奇。如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其中四山镜常见、五山镜较少,三山镜和六山镜最为罕见。但战国早期的山字镜较薄,厚度一般只有0.1至0.2厘米,中晚期出现了不足1厘米厚的铜镜。

最全的印章分类

最全的印章分类[战国古玺]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又称“急就章”。汉代的将...印,普通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汉玉印]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杂形玺]战国以来的印章中,杂形玺也是甚为别致的一类。

上谷战国红:迅速蹿红的藏界后起之秀

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了上谷战国红玛瑙的发现者石娟,被业内人士称为“上谷战国红玛瑙第一人”的她,也向记者介绍了这种迅速蹿红的藏界后起之秀。

齐国出土玉器—— ... 楚布寺里的部分法器和

齐国出土玉器——...楚布寺里的部分法器和战国临淄相家庄3号墓和相家庄4号墓(右下)出土。西辛战国齐墓出土玉剑首2004年底青州东高镇西辛战国古墓出土。青州东高镇西辛村战国齐墓玉璧长15cm,宽2.3cm,厚1.5cm.2004年出土于青州西辛战国墓。1976年出土于青州市高柳镇东水渠村,上面8个中的两个,左为男,右为女,皆为裸体。山东淄博临淄区郎家庄出土,上一套的局放大。尺寸:最大环外径4.5、最长管3.3厘米。

[网上展馆] 佩玩件鉴赏

[网上展馆]佩玩件鉴赏夏商之际璋形器史前青玉耳环西周青玉蛙形佩史前串饰金孔雀形玉簪高3厘米,宽2.2厘米,长6.5厘米战国碧玉龙形佩宋白玉透雕凌宵花佩长9.3cm厚3.1cm明玉带饰唐白玉双凤佩元青玉雕龙形佩清雕白玉福字牌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猪首玉佩饰高2.8厘米,宽1.8厘米,长9.2厘米。新石器时代造型以原始朴拙为特征。西周早期玉佩玩件的品种与雕琢特点与商代基本一致,西周崇尚凤鸟,佩玩件上出现大量的凤鸟纹饰。

[网上展馆] 东周玉器纹饰鉴赏

[网上展馆]东周玉器纹饰鉴赏春秋龙纹勒战国秦式青玉玦春秋云纹玦春秋晚期龙首纹璧外直径6.3厘米,厚0.65厘米。由谷粒派生出来的纹饰中,一种称为“蝌蚪纹”,就是在谷粒边缘上琢出一道弧线,形似蝌蚪的尾巴。雷纹是一种线条方折的纹饰,以阴刻手法制成。单体雷纹呈S形纹,在装饰上,每三个雷纹构成一组图案,构图对称,较为细密。动物形纹饰有神兽和写实动物两种,最常见的是兽面纹和螭虎纹。

[网上展馆] 玉剑首赏析

[网上展馆]玉剑首赏析战国龙虎玉剑首外径4.7厘米,孔径0.3厘米,厚0.5厘米汉雕青玉毂纹剑首汉雕青玉毂纹剑首汉剑首汉雕青玉毂纹剑首汉剑首汉剑首战国镶琉璃珠剑首汉雕青玉毂纹剑首玉剑首是剑饰之一,位于剑柄端部。玉剑首的出现可上溯到西周晚期。而玉剑首的出土数量更是历代之最。隋唐两代,目前考古发掘报告中未见有玉剑首出土资料,传世品中个别是否可以定为唐代,还有待考证。

[网上展馆] 战国时期铜镜

[网上展馆]战国时期铜镜战国连弧纹三弦钮铜镜直径16.1厘米,边厚0.3厘米,重290克。战国三夔龙连弧纹镜直径13厘米。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三代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全面发展。铜镜在战国时期,至少在统治阶级中已经普遍使用了。今河南和湖南是战园时期南、北两个重要的铜镜产地。

[网上展馆] 青铜食器浅谈

[网上展馆]青铜食器浅谈商饕餮纹铜簋高11.5、口径16.9厘米战国勾连雷纹附耳铜提簠高46、口径42厘米商青铜夔龙纹枭首方簋商青铜夔龙纹簋西周来簋战国簋战国簋战国双耳簋战国青铜填漆饕餮纹三足簋高31厘米,直径25.5厘米。西周青铜簋高27厘米。青铜食具也是礼器,因为用什么样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可以代表不同的等级。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春秋中期后,出现了敦这种食器,渐次流行。食器的另一类是豆。

[专家点评] 战国镶嵌式模铸镂空蟠螭镜

[专家点评]战国镶嵌式模铸镂空蟠螭镜镜面细部古代人没有玻璃镜,最早用水盆盛水鑒容。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齐家文化即已出现铸造的铜镜。这面蟠螭镜就是在战国中晚期采用镶嵌式模铸镂空特种工艺生产的。该镜为小型楚式镜,直径8.5厘米,边缘厚5毫米。高折平缘,束腰三辐状纽与镜立体一同铸出。镂空蟠螭纹饰部份为圆形,铸后再与镜主体镶嵌成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