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钺 尚钺,中国历史学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尚钺开始研究历史。1950年尚钺历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等职,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学术...、北京市政协...等职。1972年,尚钺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小组副组长。尚钺的主要史学著作有《中国历史纲要》、《中国通史讲义》、《中国...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原始社会问题的探索》及《尚钺史学论文选集》等。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持魏晋封建论。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纂之初,定有凡例21项,对材料的取舍、分类、排比等都有明确规定。明末文渊阁被焚,《永乐大典》正本可能在这时毁于大火。乾隆三十八年,清...纂修《四库全书》时,《永乐大典》副本已散佚2000余卷,但仍然从中辑出佚书500余种。此后该书又陆续散佚,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800卷,缩印精装出版。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13世纪蒙古国官修的史书。《元朝秘史》是13世纪古蒙古语的典范文献,保存了大量的古词和古蒙古语特有的语法现象。学界公认《元朝秘史》是蒙古民族第一部文学经典作品。据粗略统计,国内外发表过的关于《元朝秘史》的各种论著,包括音写和译注,已达300项以上。《元朝秘史》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
左传 《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左传》是通过叙述春秋时的具体史事来说明《春秋》所记录的纲目的。《左传》在西汉时属“古文经”,并成为“古文经”中的主要经典。其后《左传》的地位逐渐超过《公羊传》和《穀梁传》。清人洪亮吉作《春秋左传诂》,则对杜注多所指摘。近人杨伯峻作《春秋左传注》,简明适用。《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
胡适 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天志”的影响。新文化运动1917年,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石破天惊,引起很大反响。诗人余光中认为“胡适等人在新诗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不是美学的”。哲学研究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
茅盾 父亲沈永锡,是开明的维新派,于茅盾童年时逝世;母亲陈爱珠,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其在故乡桐乡乌镇的居所茅盾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学创作方面,茅盾于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1928年7月,茅盾离沪赴日。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茅盾当选为理事。文学业绩茅盾在文学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使得茅盾小说呈现出一种视野开阔、气势宏伟的风格特征。茅盾小说重视塑造典型人物。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举行。会上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宣布以“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鲁迅作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1930年11月,左联加入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成为它的一个支部。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章学诚 章学诚像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理论家。章学诚主张“学为实事,而非为空言”,其见解“颇乖人好恶”,生前没没无闻,穷困潦倒。仓修良称章为“浙东学派”的“殿军”。章学诚长相丑陋,脸上有斑点、耳背,多少有点自卑,使他的言论极具攻击性。例如汪中曾批评礼教对女性的约束,章学诚便说汪中“黑白不分”。章学诚还批评袁枚“好色”,专收女弟子。钱基博对章学诚推崇备至,著《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以发扬章学。
汤显祖 但是,汤显祖以思想家李贽为友,强烈地反封建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汤显祖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汤显祖的这些增饰,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汤显祖以自己的浪漫主义艺术珍品,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
话本 话本起源于中国唐代人的说话,也称作话。后来还有人把明清人摹拟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也称为话本。话本本来是说话人演讲故事的底本,往往只是略具梗概的提要,编印成书,就成为一种通俗读物,形成一种特殊的体裁和风格,代表中国白话小说的一个发展阶段。明清人模仿话本体裁而写作的短篇白话小说,近人称为拟话本;讲史类的作品则称为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