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杜甫歌咏王昭君的一首七言绝唱,境界之高,后人难以超越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为人所称道。世人都云昭君深明大义,以一己之力,换得大汉和匈奴之和平。可是又有几人能懂她心中的苦闷?就像杜甫所言「”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两句出自他的《咏怀古迹·其三》,全诗如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杜甫在路过昭君村时,有感而发所写的。安史之乱结束后,

杜甫写女子最好的一首,美丽且坚强,堪称乱世佳人,读完令人心疼

杜甫见这女子心中实在钦佩,遂为她写下一首《佳人》,叹乱世里人生无常,人心莫辨。佳人唐代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因而女子要说明自己并非是不守妇道的女人。他通过佳人自述人生经历,通过亲眼见佳人如今的生活状况,对这两位坚强的女人生出无尽钦佩之情。这两位女子,当之无愧。

杜甫写给李白的最后一首诗,其中10字,是对李白一生最好的概括

如果问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是谁?有人喜欢李白的潇洒,也有人偏爱杜甫的沉郁。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才是唐朝的NO.1,这是个千年争议不休的话题。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李白小11岁的杜甫,一直是李白的超级迷弟。他们这一生就见了三次面,可是杜甫却用一生来追忆这个老大哥。据统计,杜甫这一生给李白写了15首诗。

他是唐代最幸运的诗人,仅凭一首诗就征服皇帝,直接碾压李白杜甫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在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无非都是想把自己的才华卖给帝王家,从而获得高官厚禄,以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在初唐和盛唐,很多诗人醉心诗歌创作,其实也是想借诗名走上仕途,扬名后世,就连李白杜甫陈子昂都未能免俗。可惜,他们没有一个能够成功。然而,在唐朝诗坛上,却有一个二流诗人仅凭一首诗就征

钟情嘉陵江 诗圣杜甫先后两次来到阆中,留下千古名篇

位于阆中的杜少陵祠堂杜甫画像1200多年前,50多岁的杜甫先后两次来到阆中,在阆中停留虽不足半年,却留下了诗文66篇。在创作速度上算是一个小小的高产期,《阆山歌》《阆水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唐朝鼎盛时期,在首都长安城买一套房,到底需要多少钱?

因为唐朝历史上的名人们,在长安城都没有房子,例如杜甫、白居易、韩愈等等。那么,当年长安城的房价到底有多贵呢?认真的说,长安城的房价达到了10多万钱,白居易积攒10年以上的工资,才勉强购买了一套房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安城损毁严重,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是隋朝统一之后,隋文帝命令工部尚书宇文凯重新设计和建筑的。在这一阶段,唐朝将大量的百姓迁移到了长安城。

曹丕的「 ”文心”都在这首《见挽船士兄弟辞别》中

我们说曹丕是一个「”武质文心”的...战略家,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了曹丕的「”武质”那么他的「”文心”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曹丕的「”文心”。其实,我们越是冷静的看曹丕,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他的第二个「”另类”之处,在皇帝当中他对下层百姓有着超越政治的慈悲与怜悯,实际上就是有一种文人的情怀。在今天我们就要特别列举出几个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结论。首先草铺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个接地气,

为何唐朝不兴杜甫的诗,写的不够好?与时代不符?

但是仔细观察过唐诗三百首的就知道,里面收录的杜甫的诗相对是比较少的,这就让大家感到奇怪了,都说写的好了,为何没有多少收录呢?但是杜甫不一样,他是个非常严谨的诗人,写的诗都是相当注重这方面,对仗非常的工整,韵律要求很严格,所以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杜甫写的诗不被大众接受,也不被时代接受,应该说他是走在大家前面,比较具有格调和要求的诗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完全不一样,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