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

影响中国历史的八大罪人(下)

中国一大古都就这样毁灭了。其中包括改变中国历史的沙丘之变。不过由于他的影响太大,所以不得不写到罪人榜。因为他和安禄山争权夺利,最终引发安史之乱,让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瞬间化为乌有。安史之乱后,高仙芝负责守卫潼关,而高仙芝采取坚守潼关不出的政策,被奸臣害死,而后哥舒翰继续守卫潼关,也是采取坚壁不出的政策。但是杨国忠偏偏要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放弃守卫潼关,最终潼关失守,叛乱长驱直入,攻陷长安。

唐玄宗听信太监谗言,害死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有心 ... 贼无力回天

安史之乱发生后,叛军长驱直入,封常清和高仙芝见敌势甚盛,商量后退守潼关避其锋芒,也为日后唐军反击赢得时间。然而直到此时,唐玄宗仍对当时的...态势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以为叛军不日将会平定。高仙芝东征时得罪过监军边令诚,其怀恨在心,在玄宗面前进谗。玄宗听信了他的挑唆,将高仙芝与封常清二人处死,一下...害两员不可多得的名将,自毁长城。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不是安禄山?安禄山死后为何还没有结束?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一、唐朝设立节度使之职的用途唐朝最初的...制度是源于魏晋南北朝的「”府兵制”,府兵制就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而农民要为国家服兵役。这个制度有几个莫大的好处,其一就是将中央集权发挥到极致。因为这些「”士兵”都是农民,分散在全国各地只有在「”战乱”时期才会被武装聚集起来,这样就极大的避免了将领做大,起兵反叛。其二就是「”省钱”,府兵制的

安禄山叛乱之前有何 ... 业绩能成三镇节度使,后又为何反叛大唐?

武则天时,朝廷和契丹关系破裂,契丹发动叛乱,朝廷进行镇压,中原一方损兵折将,契丹则多次侵入内地。然而奚、契丹屡次叛唐,唐玄宗不胜其忿,多次予以谴责。其二是安禄山执行怀柔、羁縻政策的结果,将纳款归附者冒充战俘送至内地。这是在他叛乱后揭发他招降纳叛、收买人心,却曲折地反映出他作为节度使,代表唐朝廷在东北安辑、抚慰各族人民、特别是契丹人民的一面。

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唐 ... 于仲通

把鲜于仲通列入十大草包将军的名录里,别人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说实话,他是个草包不假,可把他算做将军,实在真是勉强的很。鲜于仲通,名向,渔阳县人,寄籍新政。任用酷吏压迫临近的南诏等国。天宝十年,为报张须陀辱妻之仇,南诏发兵攻唐,将...南诏王妃的张须陀大卸八块,由此,也拉开了鲜于仲通这位边镇大将一系列草包式...指挥的序幕。然而短视的鲜于仲通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南诏的求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