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上郡的存在与九原郡的设置,边郡地位的较量谁更胜一筹?

依此,九原郡的最早设置年代,应为秦始皇三十三年,而正在这个时候,秦朝的西北疆域,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地理准之,实即九原郡之地。同理,即使在云中郡西侧另设有九原一郡,仍然不能对上郡的边郡地位,构成丝毫影响。上郡南临京畿内史地区,是秦都咸阳北方的屏障,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地位,不能忽视不顾。所以,不拘九原郡设置与否,秦始皇此行,都要视察上郡,因此也就一定要“从上郡入”。

陈智超和周少川谈史学大家陈垣先生组图

大匠示人以规矩不为乾嘉作殿军陈智超和周少川谈陈垣先生——>>1924年与北大国学门同仁。当时他与王国维齐名,王国维去世以后,他又与陈寅恪并称“史学二陈”。南方日报为此专访了陈垣长孙、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智超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垣研究室主任周少川先生。>陈智超:陈垣在史学上有3个方面的成就:元史、宗教史和历史文献学。

王国维

王国维,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他所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论》,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开创性著作。王国维在金文方面,解释文字极为矜慎,不为穿凿附会之说。此外,王国维对古音和训诂也有许多重要论著。王国维一生著述甚丰,其主要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王国维逝世92周年:被误读的「 ”殉清”悲剧,原是好友一手策划

公元前278年,站在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屈原投江殉国,溅起历史文化长河中浪漫主义的水花;2205年后,徘徊在传统文化尾端的王国维投湖自沉,被梁启超誉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的学人与世长辞。秀才出身的王国维以其自辟户牖的学术眼光,和严谨审慎的治学精神,没有专师教授,没有硕士、博士头衔的荣誉,却成为一代国学大师、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甲骨四堂”之一。他取得的成就,就像是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

王国维与清华园里的国学大师们

陈鸿祥团结编辑部:王国维是在20世纪初登上近代中国的文化学术舞台的。思索人生之问题,攻读西方哲学,撰写《红楼梦评论》,是他的第一次辉煌。化合中西,贯通今古,以《人间词话》构筑新的美学体系,是他的第二次辉煌。

王国维向溥仪炫耀收藏品,溥仪看一眼说全是假的,理由实在霸气

电影《末代皇帝》中的幼儿溥仪新中国建立之后,溥仪成为了一名普通人民,虽然很多人都为溥仪感到惋惜,但是溥仪在所有的末代皇帝中也算是最幸运的,毕竟能够得以善终。溥仪在成为中国普通公民之后去办理户口本,工作人员得知溥仪没有系统的上过学,所以便在他的学历一栏上写上了初中。当然,初中文化对于溥仪来说肯定是不准确的。

刘梦溪:陈寅恪的学问人生和心路历程

刘梦溪:陈寅恪的学问人生和心路历程1969年10月7日清晨,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病逝于广州中山大学的家里,终年八十岁。一个月以后,即1969年11月21日,他的夫人、四十年甘苦与共的唐晓莹先生也撒手尘寰。哲人其萎,忽焉五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