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瓷画的辨伪与识真 “珠山八友”瓷画的辨伪与识真瓷器造假,自古有之,民国尤盛。老仿“珠山八友”瓷,多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之间出现的,这些仿品与“珠山八友”在同一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仿“珠山八友”瓷几乎没有。新仿“珠山八友”瓷的产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山八友”喜好在民国典型的四方琮式瓶卜合作画瓷,从局部来看,每人一面,每面一幅,如同瓷板画的组合。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上)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上)“珠山八友”成员从事瓷画创作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鉴定“珠山八友”瓷画作品时,除了要把握瓷画风格、胎质釉色外,还要掌握八友成员从艺过程中的各种背景信息,着力分析每个人各时段作品的面貌。徐仲南瓷画鉴定徐仲南在“珠山八友”中年纪最长,生于1872年,卒于1953年,享年81岁。“珠山八友”中他去世最早,留下作品不多。目前模仿何氏之赝品,均为其雪景山水画。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下)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下)王琦瓷画鉴定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另外在鉴定王琦作品时,从其书法的笔墨特点人手,也是十分关键的。王琦以草书题画,个人风格甚强,而且没有他人代书款的现象,因此书法是鉴别王琦作品的重要依据之一。王大凡瓷画鉴定王大凡生于1888年,卒干1961年,亨午73岁。王氏画仕女以“丹凤眼”、“樱桃嘴”冠之,特点鲜明,并形成一种惯用的程式。底款为“希平草庐”。
寒清彻骨 新粉浓彩 寒清彻骨新粉浓彩中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中国制瓷业在元明清三朝达到了其黄金时期,而后的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制瓷业日渐衰落。新粉彩除了直接继承了浅绛彩的风格外,亦受到当时国内美术风格变化的影响。清末海上画派深受西洋美术的影响,而作为新粉彩瓷绘代表的“珠山八友”大多深受海上画派的影响,甚至以海派绘画为范本绘制瓷器。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畅言:民国文人瓷是思想创新的产物珠山八友具备承上启下划时代意义简介:楼钢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谈本地现状广东现阶段专业藏家寥寥收藏周刊:目前广东在民国文人瓷的收藏方面怎样?
[网上展馆] 珠山八友陶瓷粉彩画欣赏 [网上展馆]珠山八友陶瓷粉彩画欣赏民国王琦粉彩人物图瓷板民国程意亭粉彩紫藤白头翁图瓷板民国徐仲南粉彩劲节凌云图瓷板民国邓碧珊粉彩鱼藻瓷板民国何许人彩绘雪景图瓷板民国汪野亭粉彩草亭图瓷板民国毕伯涛粉彩花鸟图瓷板民国王大凡渊明采菊图瓷板民国田鹤仙梅树图瓷板民国刘雨岑粉彩花卉虫草图瓷板民国王大凡浅绛彩绘陶渊明爱菊图瓷板纵55.5厘米,横40厘米。
陶瓷艺人 这种明润优美的瓷器被人们誉为“假玉器”,十分畅销。据《浮梁县志》、《景德镇陶录》记载,霍仲初烧制的瓷器,质薄色素,莹缜如玉,人称“霍窑”或“霍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吉州窑刻瓷艺人,制瓷名匠舒翁之女。陶工童宾悯同役之苦,愤而投入烈火熊熊的瓷窑中自焚,激起了景德镇陶瓷工人抗暴达4年之久,于万历三十年烧毁御窑厂,赶走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