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

赢得众人敬仰的沙弥

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涅槃。佛弟子比丘,当如是了知,莫贪着世利,专注于远离。七岁时,他就出家,在舍利弗的座下为沙弥。结夏安居结束后,舍利弗、大目犍连和长老比丘多人来探视他。有些人则对提沙不早些出来说法感到遗憾。(註)获得世间利益的...和证得涅槃的修行...绝对不同,佛陀的弟子应该明白这种道理,不应该贪恋世间利益,应该修习出离心。

习气:残余的被积蓄的烦恼

“习气”是一种习惯性、潜伏性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残余的被积蓄的烦恼”。一般常听佛教徒批评某人“习气”很重,所谓“习气”就是指不良的习惯。佛经中曾譬喻“习气如种子”,种子遇缘则萌芽而起现行,凡夫累劫以来造作贪瞋痴的余习未断,因而常在六道轮回,不能出离苦海。学佛就要断除“习气”,广植净因。只要自己有勇气,并且发愿忏悔,时刻注意不良习气的现行,努力除掉它!

不残食戒的风波

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定“不残食戒”,也就是当天的食物一定要当天吃完,过了午夜就不能吃了。年轻的比丘听了心里很不欢喜,就回他一句:“好吃的东西,大家当然都想吃。”佛陀看到三三两两的比丘在那儿交头接耳,即问道:“你们在讨论些什么呢?”

星云法师《十大弟子传》:罗睺罗-密行第一

>不过,太子出家成了佛陀,父亲一变而为老师,能令后来的罗睺罗修成圣果,这也正是天下第一的父亲哩!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在寂静的深宫里,春夏秋冬,度日如年,唯一给她人生希望的就是罗睺罗,母子相依,打发著悠悠的时光。原因是还在深深恋爱著佛陀的耶输陀罗,自己无法亲近佛陀,常常逗著孩子罗睺罗去跟佛陀玩。她想以罗睺罗为缘,或能打动佛陀的心,对她增加一些情意。

星云法师《十大弟子传》: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世上的话,那就是佛陀弟子中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尊者大迦叶,就是出生在这个家庭。说起大迦叶的出生,也有著奇异的瑞相,可以说和佛陀差不多。妙贤受了朋友之约,一同去参拜那尊黄金女神。鼓乐歌舞,参拜过天地,大迦叶和妙贤,被双双的送进洞房。有一天夜里,妙贤睡在床上,大迦叶在室内来回的走著,忽然一条黑色毒蛇,正横过妙贤的床下。

星云法师《十大弟子传》:目犍连-神通第一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连被推为神通第一,就是因为他在教化中常显神通,佛陀虽不许弟子显异惑众,但对目犍连的神通却常常称许。有志者事竟成,目犍连尊者就因为这样的因缘,今生能皈依佛陀,在佛陀的弟子中被誉为神通第一!有一次,舍卫城全城的人民,联合公宴供养九十六种出家的宗教徒,并请波斯匿王和太子群臣作陪,宴席设在阿耆河对岸的大广场上,目犍连是第一个先到的上宾。

星云法师《十大弟子传》:舍利弗-智能第一

舍利弗诞生在婆罗门种姓的家庭,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中负有盛名的论师,当母亲怀他的时候,他母亲的智能,就异于寻常的妇女,据说这是受胎儿的影响。须达长者是已接受佛陀法恩的人,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听信外道的话,因此外道就想和佛陀的弟子舍利弗辩论,他们想辩倒佛教。约定了开辩论大会的时间、地点,外道推举出数十名主辩的论师,佛教只有舍利弗一人。

怪蟒和舍利弗

于是,国王又召来众大臣商议如何处理这怪蟒。而怪蟒又被送回了原来居住的地方。由于舍利弗突然来到了它的免,并且训诫它,怪蟒非常愤怒,几乎暴跳如雷。怪蟒想着想着,就对舍利弗喷出了一股毒气。由于舍利弗有慈爱聪慧之心,毒气并没能伤害他。毒气过后,舍利弗依然容光焕发,神情自若,而且连一根毫毛都没有动。正因如此,怪蟒心中也萌发了一丝善意,开始用慈爱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舍利弗。怪蟒死后,摩竭王特意去拜见佛祖释迦摩尼。

忍受责辱

有一次,佛陀在竹林精舍时,舍利弗和一群比库前往那罗卡村他母亲的家去化缘。回到精舍后,比库们向佛陀报告,舍利弗耐心忍受生身母亲的诃责。佛陀说,阿罗汉绝对不会生气,也绝对不会失去性子。

八龄龙女即身成佛

灵鷲山上龙女现身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有一天,大智慧的文殊菩萨,端坐在千叶的大莲花之上,出现在娑罗竭龙王的宫中,他代表佛陀宣说微妙的法理,八岁的龙女,深深的被感动,他仰慕思念佛陀,请求文殊菩萨即刻带她到灵鷲山去礼拜佛陀,听闻佛法。现在,尤其一个才八岁的龙女,他那里相信她很快的成佛呢?年轻的妇女不要自暴自弃,八岁的龙女成佛,实在可以增强妇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