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故事会:舍利弗——贪黄金万年为毒蛇 舍之即生天 一念贪着,万年蛇身,一念供养,即生天人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幸好波罗奈国是个热带的地方,长年如夏,农作物的收获很是丰富,吃饭就不成问题。为了爱金瓶,毒蛇死后,仍受生为蛇,守护着自己的宝藏。这样,经过了一万年,毒蛇忽然厌烦蛇身。做完佛事后,毒蛇罪尽命终,投生忉利天。享完了天福,再生于人间,善缘遇佛,皈依佛陀,在佛陀弟子中,他很快的成为大阿罗汉,这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佛陀故事会: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事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处,又把阿说示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转述给好朋友目犍连,不单是讲话的舍利弗自己边说边感动,就连听话的目犍连,都不禁感动得涔然泪下!《阿含经》中说:“智慧无穷,诀了诸疑,所谓舍利弗比丘是。”舍利弗在所有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美誉。舍利弗对于自己认定的事绝不反悔,哪怕烈火焚身也丝毫不动摇心志,的确是个意志坚定的人。
佛陀故事会:佛陀的十大弟子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佛陀的十大弟子,智慧一的舍利弗。在施工过程中,许多外道一致反对须达多建造精舍,供养佛陀,要求与舍利弗辩论。舍利弗毫不犹豫地将左眼取下,交给青年。舍利弗对维护僧团的统一做出重大卖献,受到佛陀的表扬和僧众们的尊敬。先佛入灭度佛陀在毗离城附近的森林中说法后,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三个月后就要入涅槃。我是佛陀的上首弟子,应先佛陀而进入涅槃。
舍利弗降伏六師外道 當此之時,舍利弗尊者在樹下寂然入定,六根寂靜,遊於三昧禪定而無障礙。眾人見舍利弗諸根寂默,威儀攝受,其威儀、法服與六師不同,頓時心生敬意。舍利弗尊者便在眾人恭敬行禮之下,昇上須達長者所敷設的寶座。舍利弗便化現出一隻獅子,將牛支解後吃掉。舍利弗即為演說佛聖道法,眾人隨著過去本來修行與宿福因緣,各證道果。
舍利弗尊者之獅子吼 舍利弗尊者亦遊化至舍衛國,在舍衛國坐夏。比丘離去之後,佛指示阿難尊者去通知禪房中的比丘們,對他們說:「善哉!比丘!請儘速至講堂,舍利弗尊者將在佛前作獅子吼,廣說甚深妙法,我們聽聞之後,都應當善加誦習,善加受持。」比丘們聽了阿難尊者的話,都馬上來到講堂。佛開示已,舍利弗尊者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舍利弗尊者知器施教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神通第一。尊者度了二位弟子出家,他們依著尊者的教導精進修習,但經過了一段時間,仍不得其門而入,無有證悟。所謂「法無高下,應機者妙」,所有法門的目的,都是為了令眾生斷除煩惱,回復清淨。因此,只要能應眾生根機的法門,對眾生而言,就是最好的法門。聽聞正法,更進一步要依著真理的教導,落實於身、口、意三業。
身患苦,心不患苦 由於色身羸弱,因而飽受病痛之苦。對於老、病、死,根本的解決...,即是佛陀教導行者身苦而心不苦――在無常的色身中,認識真常的這念心。唯有如實了知五陰假有之身心虛妄不實,這念真常的心始終不變異,便能斷除煩惱,達到離苦得樂的涅槃境界。
佛說四念處觀 過去,佛陀住在摩偷羅國跋陀羅河邊的傘蓋菴羅樹林中,不久前,舍利弗尊者與目連尊者才入涅槃。透過四念處觀,讓我們時時反觀自照,如實了知一切萬法的真實相貌,是無常、苦、空、無我,如此才能捨離貪著、愁悲苦惱,得到真正的解脫安樂。
忍惡無瞋現大威德力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舍利弗和目連兩位尊者住在耆闍崛山中。起惡害人之人,自然會有其果報;能行忍且不把苦痛當作苦受來看的人,必是有德行的人,不但能成就修行,亦能從中得大福報。
舍利弗缽水和泥度婆羅門 一天正午,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定中觀察到這位婆羅門過去生曾積極布施行善,因此今生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但假使他此世不改慳吝的惡習,命終必墮畜生、餓鬼、地獄,達千萬年之久。舍利弗尊者不忍見到婆羅門將來流轉惡道,求出無期,於是決定前往度化。尊者當下現神足通,變現在婆羅門面前,手持瓦缽立定不動。婆羅門隨即轉身坐下,像是沒看到舍利弗尊者似的,既不驅逐也不表示歡迎,只自顧自地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