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

忍辱法门有五种

忍辱法门归结有五方面:第一,生忍。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抗,只好坚强起来,把它忍耐下去。当辱境现前,以智慧回光返照,修因缘观。若能作受报想,作还债想,心中自然就将难忍受的辱境逆来顺受了、心甘情愿不生嗔恨心了。当辱境发生,用空观智慧来照察了知身心世界,一切诸法本来无我可得,我既然是无有的,哪里还有什么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

净空法师 往生到极乐还有五欲吗

由此可知,西方极乐世界无不是随心所欲,所谓心想事成。这是食,其余的还有财色名利这种种欲望会不会现前?这是最严重的一个欲望,其它的欲望比这个欲望要轻。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断烦恼、断习气快,原因就在此地。等觉菩萨,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很多很多在极乐世界。疑是菩萨修行最大的障碍。

感应地藏王菩萨在身边

我是一名佛学初学者,念佛也时断时续,但是我真实的感应到了地藏王菩萨在我身边:在前些天的晚上,大概是凌晨一点半左右,我在睡梦中,感觉旁边有两个人在说话,说说笑笑的,但是看不到人,后来感觉有人在锯我的睡觉的椅子脚(当时睡在长椅上面),而且很剧烈的在锯动,我感到了恐惧,想起身看看原因,但是身体像被什么按住了,就是不能起来,我突然想起了平常念的地藏王菩萨名号,赶紧双手合拢,心无任何杂念,不断念着“南无地藏

念阿弥陀佛:临终坐化,自在往生

《弘化》2011年第4期文/王海涵临终坐化,自在往生——黄齐秀居士生西纪实生平黄齐秀居士,1934年生于四川省什邡市云西镇九里埂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李老菩萨告诉她:“念阿弥陀佛可以离苦得乐,临寿终时不生病、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了脱生死轮回。”2004年,黄老居士因心脏问题停止拜佛后,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念一万声“阿弥陀佛”,读一部《无量寿经》,再念三千声“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

本焕长老:文殊智慧的启迪

出家人则用文殊智慧了生脱死。当初,我就是冲着对文殊菩萨的大智慧而朝礼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运用智慧,对治心魔烦恼,将种种困难苦厄,一一变为吉祥方便,有其独到的心得和深远的境界。文殊菩萨是过来人,明白众生成佛的过程,包括碰到的困难。我们从文殊菩萨智慧中可以得到种种启迪:“智慧是需要牺牲,需要付出的。”文殊智慧所包涵的精神,只有经过我们现代人的发掘,才能凸现出特有的现代价值。

守礼重道的祖孙

老菩萨告诉我,她的孙子年龄虽小,却很懂做人的道理,为她上了一课。但是老人的记性较差,有时会忘了怎么念,因此常常请教孙子。有一次,她又忘了怎么念,于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叫喊着孙子:「来!来!小不点!」结果孙子只看了她一眼,却不肯过去。老菩萨又再次叫他,结果这回他连头也不抬一下,完全不理她。的确,我们待人处事应遵循「理」,像这对祖孙确实明理啊!

文殊菩萨像的故事

陶侃将佛打捞上船,仔细察看,原来是阿育王所造的文殊师利菩萨像。陶侃欣喜万分,急令人迅速送回府中。这时,文殊菩萨忽然出现在铜镬里。阿育王被菩萨的法力镇慑,同时感念佛法的威力无量,顿然悔悟,决心毁掉大狱,虔诚信佛。后来,阿育王建造了八万四千座佛塔,并且铸造了同样数量的文殊菩萨像安置其中。后来,人们想尽办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将菩萨像移上船。这回只用两三个人便将菩萨像轻而易举地抬起,送回了寒溪寺。

念佛乘愿易往生

第二十六个问答就是要来探讨,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我们经常听到人家说:“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那么容易?”如果佛菩萨跟我们讲,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容易的,那么我们当然应该听从佛菩萨的话。这一个老先生自己也知道他病得很严重,我对他诸多的劝勉安慰,鼓励他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能够接受。

往生的核心利益-大安法师

那么这一点是这个往生的最核心的利益,你得到三不退之后,在无量三不退——阿鞞跋致的菩萨里面,其中大多数都是一生补处位,那就更殊胜了。

天亲菩萨依《无量寿经》作《往生论》

天亲菩萨依《无量寿经》作《往生论》天亲[1]菩萨广造诸论,宏阐佛乘。复宗《无量寿经》,作《愿生偈论》[2]。[1]天亲菩萨,又译作世亲,为无著菩萨之弟,生于佛灭后九百年间的印度阿逾陀国,造俱舍、唯识等大小乘论各五百部,被号为“千部论主”。本论为唯一印度撰述的净土论部著作,故净土宗特重之,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等三部经合称“三经一论”,为正所依之经论。梁武帝尊之,称为鸾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