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往生的核心利益-大安法师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那么这一段所揭示的那种殊胜的利益,正是阿弥陀佛大愿的展开、彰显了,也是体现着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究竟圆成佛果的这种悲智、这种本怀,他是带着十方诸佛的这种悲智本怀的,所以就把往生的利益在这个核心点上展开。你看并没有讲到一定要享受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有很多的享受,但是我们不是为享受去的,那些圣妙的五尘:七宝为地、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楼阁以及风吹的音乐的声音、讲经说法的声音,最终指向的都是要让我们成佛的,它要指向这个目标,不仅仅停留在一种观赏价值。那么所以这一段它是揭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信息了:在极乐国土,众生生者,这个众生是包括所有的众生——九法界众生,不仅包括人道的众生,也包括蜎飞蠕动的众生、地狱道的众生,只要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只要刚刚去,都能“皆是”,就是没有一个遗漏,都是阿鞞跋致。 这个我们有时候看这些经文,看的有时候会无动于衷,因为我们可能对通途修因证果的过程不是太了解。在大乘佛法当中,讲这个阿鞞跋致的获得,第一,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非常难的。“阿”是不的意思。“鞞跋致”是退转的意思,这就是不退转。那么从大乘圆教来说,你在十信位都是空中柳絮随风东西;那如果进进退退的话,他可能动经无量劫又无量劫都不可能成就佛果。他首先要得到一个底线——就是不退转,有不退转的底线他才能够稳步的快速的到达涅槃城。所以一个菩萨修行,如果他还在“鞞跋致”这样的位子上,他要如救头燃,要精进勇猛的修行,一定要获得阿鞞跋致。那阿鞞跋致刚才讲:你得到圆教的初住,破一品无明,你才能得到真正的不退转。 当然藏、通、别、圆讲这个不退转,它有三种不退。第一个是讲“位不退”,就是你进入圣贤的位子,再不会退到凡夫位。好,那么这就在声闻教里面,就是藏通别圆的藏教,你断见惑得到初果的须陀洹——你只要得到初果断见惑了,你就不会退转到凡夫;那在圆教,他是属于初信位——十信位的初信位,所以相当于初果的水平,不会堕到凡夫位。 第二种是“行不退”,行不退就是你修大乘菩萨行不会退转——不会退到声闻自了的这样的位子上,那这个位子一定要得圆教十信位。大乘的十信位—七信位是相当于阿罗汉的水平,进一步清断尘沙惑,到十信满心,破一品无明,他就不会堕到二乘位。你看这个二乘舍利弗曾经在六信位的时候,由于有个婆罗门欺他的眼睛的因缘,他退转了,觉得这个众生太难度了,他就在这个六信位退退转转六十小劫;尘点劫以前,这个在大通智胜如来发菩提心的这些修行人都退转了,所以你想得到一个行不退,在这个世间都是非常难的。 再就是“念不退”,念不退它的境界就更高了,那就是要大菩萨的境界了,八地以上他无作用道,无为用道,就是每个念头都跟一切种智相应,从心所欲不逾矩——念不退。 那么这三种不退,在我们这个世间是修行动经无量劫啊。那看“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它传达的是什么信息?比如像我们,我们是凡夫,我们这些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见思惑一品都没有断的人,只要信愿持名,仰靠弥陀愿力带业往生的话,也都是阿鞞跋致。那这个是我们通途的教理是没有办法进行解释的,因为你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你应该就是凡夫啊,你不可能成为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菩萨啊,诶,但他确切就是。如果你是凡夫,但是你是阿鞞跋致;但是你说你是圣人吧,你是又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所以极乐世界因为带业往生凡夫生到这里都是凡圣同居的水平,凡圣同居水平他的身份你就很难标定他是凡夫还是圣人,这就叫: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你说他圣人,他不是,但又是阿鞞跋致;你说他不是圣人,他又是圣人,所以是我们这个世间的通途教理没有办法去诠析他的身份、功能、作用的。那么这一点是这个往生的最核心的利益,你得到三不退之后,在无量三不退——阿鞞跋致的菩萨里面,其中大多数都是一生补处位,那就更殊胜了。一生补处那就是等觉菩萨啊,转身就补佛位了,相当于弥勒菩萨这样的水平,观音、势至、普贤、文殊这个水平——一生补处。那这样的数量之多都是任何人没办法算得清楚的,就数量很多很多,但只能可以用无量无边阿僧祇说——数量很多。那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能不退,刚刚说除了阿弥陀佛的大愿之外,再就是来自于极乐世界道场的殊胜,这个道场的殊胜也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一个愿力呀,他是在法藏菩萨的时候就要建构十方刹土最殊胜的一个道场,叫“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让十方众生快速的到极乐世界,由于这个道场的殊胜让他快速的圆成佛果。 摘自——《佛说阿弥陀佛经》第五讲2008年11月8日大安法师讲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往生的核心利益-大安法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此 ... 上将曾助蒋介石决胜中原 为何后被蒋暗 ...

    杨杰被暗...时60岁整,这位曾经助蒋介石决胜中原大战的将军,就这样被毛人凤暗...于香港,令人唏嘘不已。

  2. 丢失新媳妇

    那马虽说温顺,也惊得蓦地一闪,差点儿将新媳妇颠下马来。孟福听得新媳妇“哎哟”一声掉落路边草地,眼看那马飞一般地跑了。岂料回到原地,却不见了新媳妇。县太爷久问不下,动了怒,刘家有新媳妇落下的一个小包裹,不像在胡说;母女俩眼睛闪烁,像有话未讲。这天有户姓吴的乡绅人家要娶儿媳妇,于是派人来叫香倩。

  3. 十大经典医生谁插播新粉丝应该看

    你好,Whovians!如果你有点像我,甚至是现在的医生马特·史密斯,那么你可能还没有到能记住1989年电视台播出时是谁的年纪。和我一样,你也可能错过了1996年的电视电影,因为那晚是丹(约翰·古德曼饰)心脏病发作时《罗珊娜》的大插曲。,不管你是从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大卫·坦南特还是马特·史密斯开始的,你可能只熟悉目前由罗素T戴维斯带回电视台,现在由史蒂文莫法特领导的节目。你可能也有兴趣抓住经

  4. 虎宝宝起名字要注意些什么?–宝宝起名

    在起名过程中都要注意些什么?名字要有一定的内含,这是中国人取名的传统。其实无论哪一年起名字,作为姓名学起源的中国都特别重视名字,一个好的名字会使人增加愉悦感和良好的印象,一个俗气和乏味的名字无疑会在无形中减轻自己的分量。所以父母们对虎年宝宝起名一定要特别重视,只要遵循以上几点,相信虎年宝宝们的名字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5. 历史上的和珅是个大帅哥?最后自尽身亡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轻时的和珅其实是一个为官清廉的好官,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彻底改变了他。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和珅奉命去调查大贪官李侍尧,和珅取得了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由于...严重罪大恶极,最后赐和珅在自己家用三尺白绫自尽。

  6. 青春经典情话 那就是最幸福的

    被人爱着,也爱着别人,然后偶然享受独处的时光,那就是最幸福的。承诺是美丽的,却也是累人的。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经典情话请关注:给女朋友的经典情话90后经典情话语录我融化在你的笑容你的怀中,你让我再一次又一次的想起你,我多盼望这一秒想告诉你,你的爱给我温暖,让我自由的飞翔,盘旋在你所怖满的爱情天空。我一直相信认识是种缘份,也很荣幸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因为丰富了我的生活色彩,也点缀了我的人生…

  7. 网络最伤感情话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然而,这个女人。岁月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明知道等待着一份不知能否到来的幸福面对,不一定最难过。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Morefrommysite2012伤感爱情个性签名誓死相依的爱情,比得过永远唯美伤感的句子你在做什么?

  8. 梦见入境

    周公解梦梦见入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入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李嗣恩简介 李嗣恩后人 怎么评价李嗣恩

    李嗣恩原名骆嗣恩,是李克用的养子,赐姓李,故而又名李嗣恩。李嗣恩是吐谷浑部人,五代十国后唐时期名将,曾败康怀英、大败刘鄩、征战河西,颇有功勋,被封为振武节度使等职,此后追封太尉。>天佑十五年,李嗣恩在太原去世。天成初,后唐明宗李嗣源因李嗣恩的战功,下诏追封他为“太尉”。>李嗣恩后人>子:李武八、李从郎。>怎么评价李嗣恩>《旧五代史》:嗣本、嗣恩皆以中涓之效,参再造之功,故可附于兹也。

  10. 回忆过去的伤感句子 闭上双眼我是可以看见曾经的一切-感人的情话

    我想好好照顾你却走不进你的身边三十二、即使你一贫如洗我也会是你最后一件行李三十三、我会珍惜那个走路时自觉的拉着我的手的人三十四、闭上双眼我是可以看见曾经的一切三十五、[感谢那些认识了我看透了我如今还陪在我身边的人]三十六、[委屈的时候不敢说话我害怕一开口眼泪就忍不住]三十七、光头强砍不到树,灰太狼吃不到羊,就像我得不到你的爱三十八、物是人非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把留言板往前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