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馆] 夕阳紫翠忽成岚——钧瓷赏析 [网上展馆]夕阳紫翠忽成岚——钧瓷赏析北宋钧窑玫瑰蓝釉葵花形花盆北宋钧窑天青釉带托瓷盏北宋钧窑板沿洗口径18.7cm元钧窑紫斑梅瓶高37厘米,口径4.2厘米,底径7厘米。元钧窑月白釉红斑大碗高8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8.5厘米。“夕阳紫翠忽成岚”,体现出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网上展馆] 消烦去闷 案头怡情 [网上展馆]消烦去闷案头怡情清蓝釉荷叶笔洗高2.3、长10.9、宽8厘米。清景德镇窑仿官桃式洗高6.6厘米南宋哥窑五足洗高9.2、口径18.8、足径7.7厘米。清十八世纪仿哥釉笔山宽13cm清景德镇窑绿釉秋叶式笔掭长20、宽12、高1.1厘米。清豆青釉叶式笔掭长14.6、宽7.2、高1.8厘米。文房器玩大都是供置于书斋的案几架阁之上,文人雅士朝夕相处。本期展馆特选出瓷器文房的种种,愿大家在欣赏之余,能够品味出文房小品特具的怡情所在!
中国瓷器艺术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产国。目录概述中国陶瓷: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碗中国陶瓷:清咸丰景德镇窑蓝地金彩三管葫芦瓶古陶瓷器不仅以优美的造型,给人带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同时由于其珍贵的文物价值而格外惹人瞩目。中国瓷器在其发展历程中,在实用的前提下,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追求一种和谐、高贵、华丽之美。青釉纵观中国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史,青瓷烧制的时间最为久远。
南召明“万历三年”彭尚贤墓出土陶瓷器鉴赏 南召明“万历三年”彭尚贤墓出土陶瓷器鉴赏彭尚贤夫凄合葬墓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人民路镇...东15O米处,北靠鹿鸣山,西近迎风岭,坐北面南,为砖石结构,青砖勒墙铺地,平耐呈长方形,分左中右三墓室,墓室长2.6米,宽1.65米,深1.70米,墓室顶部使用12块青石条封盖。鉴于“彭尚贤”墓是目前南阳已发掘墓中出土瓷器最多,最有特色的明代纪年墓,先借《收藏界》一角,将其墓志、瓷器介绍于后,以飨读者。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孔雀蓝釉”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孔雀蓝釉”一、“孔雀蓝釉”简介“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总结起来,明、清两代六百余年的孔雀蓝釉成长过程中尤以宣、成两朝发展变革最为显著。
北方瓷窑的衰落与南方瓷窑的新发展 北方瓷窑的衰落与南方瓷窑的新发展元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却提及甚少。南方尽管也受到不同程度战乱的影响,但元世祖以后,推出了一套统治全国的办法,经济文化得到相应的发展,南方瓷窑基本上未遭到损失,浙江的龙泉窑与江西景德镇窑还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元代钧窑是北方产量大,地区分布广的一个瓷窑群。民窑瓷的生产相应地得到充分的发展。
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 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元代景德镇制瓷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至明清两代该镇更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并设有御窑厂专烧宫廷御用瓷器。3件均为钴蓝釉,腹身贴塑三爪白龙纹,龙身细长,矫健有力,为典型的元代龙纹特征。后随着考古资料的新发现,被定为元代遗物,并且是不可多得的一级文物。蓝釉白龙盘另有一种口径达46厘米的,现藏于伊朗巴士顿博物馆及阿特别尔寺。
揭晓长沙窑蓝釉及铜红釉形成之谜 揭晓长沙窑蓝釉及铜红釉形成之谜长沙窑兴盛于中、晚唐时期,五代时期开始衰落。长沙窑产品大多是以辘轳轮制为主,手捏制成。在长沙窑的遗址中发现带有红彩的瓷片,但数量很少。尽管如此,长沙窑的窑工首先发现了铜红,并有意识地进行试验,所以铜红釉的起源应归功于他们。
古瓷七彩之美韵 古瓷七彩之美韵赤、橙、黄、绿、青、蓝、紫,古瓷彩练当空舞。南宋龙泉窑可以说创造了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辉煌,其梅子青釉和粉青釉色瓷器,宛如翡翠和青玉。这些虽已残损但不失美韵的紫定瓷片,足以让后人感受其昔日的尊贵与辉煌。金定窑酱釉刻花花口瓶绿之韵:吉州绿釉自然界植物之绿色是轮回的、有季节性的、短暂的。德化白釉器在国际上评价很高,被人称赞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辨识唐代三彩马 辨识唐代三彩马马是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唐三彩马具有巨大的投资保值潜能,因而长期受到国内外商家的关注,并稳坐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的宝座。有的三彩马已高达1米以上。唐三彩提腿马俑通常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马上人俑是唐三彩马中的重要品种。在三彩马俑中,马拉车俑较罕见。再次为其他釉色的三彩马。三彩马均为冥器,形体硕大,极易损坏,完好无损者不多,因此,品相优劣对价格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