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联合就是力量。美国人深谙联合之道。他们将联合运用于军事上,打败了世界上一切强敌;将联合运用于政治上,抵挡住了来势凶猛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浪潮;将联合运用于经济上,铸就了美国这个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可以说,美国是在联合中一天一天地成长壮大。美国的迅速崛起...

赫鲁晓夫为什么全盘否定斯大林?

  1956年苏共二十大会议上,赫鲁晓夫在论证尚且不足的情况下,像苏联高层发动了“逼宫”,这也是令斯大林模式终结的的所谓“秘密报告”。然而这份秘密报告却没那么多秘密,简单概括就是推翻了斯大林建立的所有一切,并且以搞个人崇拜为由,将斯大林打为苏联历史上的罪人,斯大林雕像也...

前苏联领导人简介

前苏联领导人简介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  1917年10月6日——1922年4月3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

赫鲁晓夫为什么被推翻_赫鲁晓夫执政时间_赫鲁晓夫改革

14岁的赫鲁晓夫在工厂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钳工。同年5月29日,赫鲁晓夫当选为鲁钦科夫苏维埃主席。内战结束后,赫鲁晓夫重返顿巴斯鲁钦科夫的煤矿工作。1922年赫鲁晓夫和马鲁西娅结婚,但两人很快又离婚了。尽管地铁的修建未能在计划日期内完成,赫鲁晓夫还是因为自己表现而被授予列宁勋章。赫鲁晓夫还协助逮捕并消灭他自己的同事与朋友。1937年底,斯大林任命赫鲁晓夫为乌克兰第一书记。

苏联修正主义

苏联修正主义  苏联在斯大林死后,真的走向修正主义了吗?长期以来,中国人莫不相信。然而,从今天再看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完全是历史造成的误会。  1、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是不是离开了社会主义路线  1956年,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赫鲁晓夫公布了斯大林历史上所犯的错误。这...

赫鲁晓夫原本绝对控制着苏联,为何会轻易被人逼迫退休回家

而且,赫鲁晓夫被密谋推翻也并非仅此一次。赫鲁晓夫回国后,在莫洛托夫等人组织召开的会议上,以8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党内职务的决议。但赫鲁晓夫力挽狂澜,执意要求召开中央全会。在其后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奇迹般的反败为胜,挫败了莫洛托夫等人的企图。同时,赫鲁晓夫还取消了各级干部的福利待遇,如配车、津贴、住房补贴等。但赫鲁晓夫太过自信和轻敌。

档案 | 1959年7月24日,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展开厨房辩论

60年前的今天,1959年7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和赫鲁晓夫之间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论战。辩论是在厨房用具展台前进行的,所以被称为“厨房辩论”。1959年7月2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以此作为对苏联官员访问纽约的“回拜”。赫鲁晓夫昂起头来表示蔑视。赫鲁晓夫提议为“和平和废除在国外的一切军事基地”干杯。“厨房辩论”,美

... 第二次访苏与赫鲁晓夫谈了什么?

...最后接受了赫鲁晓夫邀请,同意率团去苏联,并于1957年11月2日启程。当...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乘坐的苏制“图104”客机抵达这里时,隆重的欢迎仪式开始了。8年前,...几乎是披着一身战争的硝烟与征尘访问苏联的。...由中国想到了世界。

莫洛托夫为何斗不过赫鲁晓夫?

然而,当莫洛托夫罔顾苏联在1950年代中期已然存在的政治和经济矛盾,企图继续推行斯大林主义时,赫鲁晓夫毅然将他拿下。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米高扬三人的职务不变,依然属于国家核心领导层。对莫洛托夫来说,地位没有变化,工作更没有变化。这种不思变通的主张,在更富实际的赫鲁晓夫眼里显然是食古不化。“二号首长”开始反击,他在中央全会上对赫鲁晓夫缓和苏南关系的政策提出了质疑,赫氏的回应极其简

中苏十年论战到底在争什么?

中国从此把苏联视为主要敌人,为了钳制苏联而于1972年与美国复好。“中苏大论战”的遗恨延续了30年,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大陆,中苏两党的关系才算回归到正常化。根据此书,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中苏十年论战的历史脉络。反对批判斯大林主义导致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大逆转的这场论战始于1956年苏共“20大”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