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一‧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
郑庄公和周桓王 春秋时代最大的一起诈骗案:周桓王骗走郑庄公四块土地 黑肩对周桓王说:“我们周王室在骊山之变后,从镐京东迁到洛邑,这都是晋国与郑国的功劳。应该对郑国以礼相待,这样以后其他诸侯国才会来朝见。现在您这样的态度,我看郑国以后不会再来了。” 但是周桓王显然不明白王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他对周公黑肩的劝告根本不当一回事,总是找机会...
伍子胥昭关赠剑渔父的故事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音shu)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
周平王没有复兴王室 周平王那些不得不说的往事 四十多年前,周幽王因为爱情,所以不怕受伤,在烽火台上玩火,以引诸侯来救。他还废掉了申后及太子宜臼,并准备加害太子。 太子宜臼只好逃到外公申侯家。而周幽王不依不饶,起兵攻打申国,无奈之下,申国请来了犬戎进行反击,本来只是想保卫一下家园,没想到,周幽王不经打,一打就败,一败...
宾至如归成语故事_成语“宾至如归”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解释: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主人待客热情、周到,来客感到满意。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
周桓王是周天子 手机互动百科 周桓王三年(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17年),郑国国君郑庄公前来朝见周桓王。这是郑庄公首次朝见周桓王,周桓王对他不加礼遇。周公对周桓王说:“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还恐怕人家不来,何况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会再来朝见。” 当初,戎...
史上发生的一次全城吃人事件 史上发生的一次全城吃人事件 历史上发生过一次全城吃人事件,这是公元前594年发生的事情,地点是宋国的都城。 事情需要从公元前607年说起,这年春天,楚国让郑国讨伐宋国,宋国以华元为统帅率兵迎敌。作战初期,华元曾经杀羊犒劳士兵,但是,他的车夫没有吃到羊羹,...
众怒难犯成语故事_成语“众怒难犯”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众怒难犯 【拼音】zhòngnùnánfàn 【解释】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平素不和,尉止便纠集宗族的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
论春秋时期的商人 论春秋时期的商人 文/朱红林 中国先秦时期的商人,从发展演变的形态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以前的商人。在这个阶段,商人以家族经营为基本单位,职业世袭,其身份、居住区、经营商品的种类甚至服务对象都受到官府的严格管制,即所谓的“工商...
成语典故_包藏祸心的历史人物是谁包藏祸心典故出自哪? 成语典故_包藏祸心的历史人物是谁包藏祸心典故出自哪? 包藏祸心,指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楚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郑国国君想把大臣公子段的女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