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白话翻译

  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侯无礼,而且和楚亲近对晋有二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南。

  佚之狐告诉郑伯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军一定会撤走。」郑伯听从他的话。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还不如他人,现在年老了,更是不中用了。」郑伯说:「我不能早任用你,现在危急而来求你,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对你也是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里,烛之武用绳子吊下城去。见了秦伯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亡国了。如果灭掉郑国对君王有利,那敢请烦劳左右。越过他国以远方的土地为边邑,君王知道它的困难吧。哪里用得着灭郑来增加邻国的土地?邻国扩大,君王削弱啊!如果舍弃郑国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使者的往来,郑国可以供应所缺,对君王也没有害处。而且君王曾经对晋君有恩,晋君许诺以焦、瑕二地作为报答。结果早上才渡河,晚上就筑墙设防了,这是君王所知道的。晋,哪里会满足呢?既在东边的郑国开拓疆域,又想在西边扩展领土,如不侵蚀秦国,将到哪里取得土地呢?侵损秦以利于晋,唯请君王考虑。」

  秦伯十分高兴,和郑国缔结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戍卫,就回去了。

  子犯请晋侯截击秦军,晋侯说:「不可以,如果不是他,我没有今天。受人帮助而回过头来害他,这是不仁;失去秦国的亲善,这是不智;以纷乱取代整齐,这是不武。我们回去吧。」晋侯也撤军了。

古文观止卷一‧烛之武退秦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东周地位有多低?周天子率军攻打郑庄公,却被一箭射碎尊严

    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周桓王自然非常生气,认为自己作为周天子的尊严受到了冒犯,于是亲自率领卫国、蔡国、陈国等诸侯国的联军征讨郑庄公。很快,周天子的诸侯联军一败涂地,郑国的大将祝聃一箭射过去,命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可以说,这一箭彻底粉碎了周桓王击败郑国的梦想,让周天子的尊严一败涂地,从此各国诸侯更加骄横,根本不听周天子的调度,可见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有多低。

  2. 一个母亲的偏心程度——支持小儿子夺大儿子的职位、甚至性命

    郑国国君郑庄公和颍谷封人颍考叔吃了顿饭,颍考叔特意把肉食留下没吃。

  3. 知耻而后勇的秦国三帅,最终如何一雪「 ”崤之战”的前耻

    所谓大国邦交,从来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4. 周天子被这个诸侯暴打,失去了最后的威信,成为名义上的象征

    郑庄公跟周桓王的第一场交锋,发生在公元前717年。其实在这之前,郑庄公就跟周王室打过交道,平王还在世的时候,对庄公采取了一种半是打压,半是笼络的态度。既不愿意让郑国过于强大,如武公时代的威胁,又不愿意让对周王室有过恩德的郑国衰落,因此失去一个同姓的助力,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周郑交质事件便出现了。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当人质,而庄公的长子忽,也就是后来的郑昭公去了天子那里,两者间暂时维持了表面的和平。

  5. 周桓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引言康熙皇帝继位之后,雷厉风行的做了擒鳌拜、平三藩等三件事,由此成为千古一帝,名垂千古。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初期,东周第二位天子继位之后,也做了三件事。不同于康熙,这位天子做了这三件事之后不但没有名垂千古,反倒是身败名裂,同时也致使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位有心无力的天子便是周桓王。

  6.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说春秋第一名将建立的丰功伟业,全被子孙毁了

    春秋时代,赵盾称得上是晋国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父亲就是晋文公称霸时期非常倚重的名臣赵衰,甚至可以说,赵盾是他那个时代,极具铁腕手段的一个人,当时有人将他跟父亲赵衰作比较,说他们父子都像是太阳,但是,父亲是冬天里的太阳,能给人以温暖;但儿子则是夏天的太阳,这就没法让人亲近了,炎炎夏日,烈日骄阳,足以证明赵盾的「”毒”,在晋文公死后,强势的赵盾掌握大权,说一不二的风格,得罪了当时很多贵族,毕竟他们的父

  7. 春秋最惨的国家,郑国夹在晋楚两国之间,受尽了屈辱毫无办法

    因为春秋时期风光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甚至过的苟延残喘。就算你登上了执政者的舞台,如果处在一个弱国,那更是悲惨万分。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郑国那些国君的遭遇,出自《史记郑世家》。郑国是一个中等国家,处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本来跟他们也是相安无事,可自从晋文公当上霸主以后,楚国要跟晋国争夺霸主地位,郑国的处境就变了。

  8. 一国君忍了十年,弟弟造反后,他说:动手吧,立即成千古明君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的这一年,周王室势力衰弱,大权旁落,春秋时期开始了,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身死后,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攻城掠地,战争频发,曾经强盛的周王朝只剩下了一小块地盘。而后发展起来的春秋五霸名留史册,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却很少有人记得第一个强势起来称霸诸侯的人,使得"天下诸侯,莫非郑党",此人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位国君,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9. 悲剧英雄vs奸佞小人,郑庄公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郑庄公是春秋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国君,也是《左传》刻画的第一个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政治家。

  10. 大趋势下的历史变革——三点原因揭示为什么周朝由盛转衰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享国共计791年。在将近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周朝经历了从强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也是触目惊心的。从号令四方的天下共主到名存实亡的象征符号,周朝是怎样由盛转衰的?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随机推荐

  1. 为什么会说李恒唐穆宗当上皇帝是靠运气?

    唐穆宗李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什么都说他是靠运气。只能说李恒也是运气非常的好,比较会投胎,因为他的母亲势力非常大,足以跟朝廷任何一个官员抗衡,势力比皇宫中宦官的势力还要大。所以李恒在一上台之后,就更加变本加厉的玩了,先是全国各地召集漂亮的美人进宫,包括宫女都需要颜值好看的。当时的医术还是有限的,并不能让李恒恢复到正常人的程度,李恒也因此惩罚了不少的太医,觉得宫里的御医都是废物。

  2. 民国上海大亨魏廷荣,与黄金荣争女人,不屑与杜月笙结交

    魏廷荣毕业于中法学堂,由法公董局公费派往法国留学深造。归国后,历任中法银公司经理、法租界商团司令、公董局临时行政...会首任华人...等职。

  3.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佛陀就跟他开示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一、有常者必无常。所以,没有布施,富贵就不长久。不管多么年轻、强壮的身体,总有死亡的时候;即使再长寿,也终归一死。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决后生大事,则生亦安,死亦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4. 历史是上的唐宋女性的地位如何?

    大体来说唐朝女性的下装以襦裙为主。不管是唐还是宋,在那个时代女性均受礼法约束,仍然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发生,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在敦煌出土的放妻书便是铁证。参政的女性大体有三类,一类为后宫妃嫔,以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代表;第二类为公主,以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为代表;第三类为女官,以有“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为代表。

  5. 90后经典情话

    1、不知道为什么,你一不在我就老想你。希望世界因你而美丽!

  6. 表达心意的爱情话

    你的开心,与我如金;你的幸福,让我知足。我对你的情,不会随着时光而变浅!请放心,我一定会像白素贞珍惜许仙一样珍惜你——亲爱的妻,1314。

  7. qq空间心情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男人把他能扛起的一切给了你,女人把她心里能装载的一切给了你,这就是爱情。但是现在,情人们随时可以发短信,打...,3天之内就把爱情耗光了。爱情是需要想象的。爱情准备的心境比gexings爱情本身更有意思。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真正的情侣是一同经历好多坎坷,还依旧说爱你的人。

  8. 财旺福旺运气旺

    家人共团聚,天伦乐逍遥。财旺福旺运气旺,万马奔腾迎旺年!2015灵蛇动,福满人间。吉祥如意凌空下,幸福安康在家园。新年新景新气象,欢歌笑语报平安。拥有年轻,梦想即成真;拥有幸福,频频出佳绩;拥有财富,桃李满天下。好运是邮差,财神是信使,幸福是信笺,快乐是信纸,平安是邮包,真心是邮戳,友谊是笔迹,快乐老家是地址,收件人是唯一的你。

  9. 金石交情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īnshíjiāoqíng【解释】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金石交情”

  10. 揭秘:秦国宣太后为子夺位 成为后妃掌政的鼻祖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国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时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与此同时,执掌了大权的宣太后开始任用自己的亲信。不用说,亲信都是宣太后的娘家人。当长平一战结束之后,赵国君臣肯定为自己当年护送赢稷归国并帮助魏冉宣太后夺权的举动,而悔青了肠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