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国宝—瑞典藏中国瓷器 遗失的国宝—瑞典藏中国瓷器胭脂紫地划花茶壶清乾隆口径6.9cm,足径7cm,通高11.8cm故宫博物院藏壶通体施胭脂紫彩,并在肩、腹、盖处以刻花方式饰以变形蕉叶纹和花瓣纹。当时在中国定制的瓷器便有类似的设计。瑞典收藏的中国瓷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便捷了瓷器的运输,也加快了中国瓷器销往欧洲的步伐。
从修胎痕迹判别瓷器年代 从修胎痕迹判别瓷器年代古时瓷窑工匠们...瓷胚胎,在瓷器胚胎底部的“修胎”,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及不同窑口的修胎方式一般都有所不同。参考本章不同时期瓷器底部修胎的胎痕,综合所鉴瓷器本身显现的资料来评判瓷器的年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清宫旧藏宋瓷与明清宫廷仿古瓷对比 清宫旧藏宋瓷与明清宫廷仿古瓷对比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浓浓秋味的建窑柿红釉 浓浓秋味的建窑柿红釉柿红釉的釉层断口柿红釉真正呈色的,其实只有表面极薄的一层,釉内也依然是黑色,本质上,柿红釉还是建窑的黑釉。窑温稍高的柿红釉柿红釉,是建窑的杂色釉品种,不是建窑有意生产的产品釉色。这表明,柿红釉是在兔毫生成之后形成的。小堂见到的柿红釉多数是这种状态。建窑柿红釉,无论闻名,还是观感,都有浓浓的秋味。
北京故宫馆藏4件兔毫盏 北京故宫馆藏4件兔毫盏4黑釉兔毫盏宋,高7.5cm,口18cm,底径5cm器口外撇,斜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釉面呈现黑、褐相间的兔毫纹,满釉至底足,器外口沿釉色呈黑黄褐色。3福清窑黑釉盏宋,高6.5cm,口径12.5cm,足径4.5cm。内外施黑釉,釉色均匀,釉面呈现出细丝状条纹,仿如小兔的毫毛一般,故称“兔毫”纹。此器为福建福清窑烧造。福清窑黑釉茶盏釉色漆黑光亮,兔毫纹向外放射,极为美观。2建窑黑釉兔毫盏宋,高9.6cm,口径16.2cm,足径4.9cm。
除了建窑和吉州,还有谁? 赣州的呢,也可以看作是吉州系的东西。就大的地区来看,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地都生产黑釉盏。望野博物馆所藏由于黑釉的器物在宋代时期广泛流传,除了建盏的底胎太特殊,吉州的纹饰太难模仿,其他窑口的区别真的很难说清楚。档次越高的铁锈斑碗,河南生产的概率越高。香港博物馆所藏河南窑口:河南是北宋的政治中心,有不少著名的窑口。
明清彩瓷1秒懂,苦苦找了几十年。 此类瓷多为青花瓷款,亦有墨彩款识。雍正和乾隆时古铜彩瓷底部的款识为阴文深刻,个别涂以金色。广彩瓷始于雍正,兴于乾隆,嘉庆时是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广彩瓷多对西方销售,在海外很有声誉。6.珐琅彩瓷珐琅彩用于瓷器上,被称为“珐琅彩瓷”。珐琅彩瓷比较名贵,传世较少。5.粉彩瓷粉彩创于康熙中期,深受当时珐琅彩影响。雍正时大量烧制粉彩器,影响到民窑。乾隆时粉彩品种繁多,粉彩产品工艺之高已达到了高峰。
唐宋元,建窑瓷器的发展脉络 唐宋元,建窑瓷器的发展脉络建窑发展的整体脉络为:兴于晚唐五代,盛于宋代,衰于元,清代尚一度残余。另外,有一种不常见的、建阳当地称为“厚唇盏”的器型。实底足应是沿承于唐末,故而推测厚唇盏应是建窑兴起期的早期作品,大致为五代末。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堆积如山的建窑残件南宋晚期,建窑进入了衰落期。
扬州馆藏高古陶瓷精品鉴赏 扬州馆藏高古陶瓷精品鉴赏扬州历史上并无烧瓷窑场,却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路交通,汇集了各历史时期众多窑场的陶瓷产品。至宋元时期,陶瓷生产贸易进入高峰期,扬州市场的陶瓷贸易更是空前繁荣。本文从扬州博物馆所藏高古陶瓷器中遴选了部分精品略作介绍,以供广大读者欣赏研究。
日本最优秀的宋瓷精品 日本最优秀的宋瓷精品2.青瓷弦纹八棱瓶;Acc.No.10643;南宋12世纪;高21.0cm;住友集团捐赠安宅收藏品这个瓶的口沿作成锷状,器物整体呈斜的八边形。这类瓷器在日本被称为“飞青瓷”,特别为茶人所钟爱。这件瓶无论是釉色还是和铁的褐斑,在同类中都是一件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