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扬州馆藏高古陶瓷精品鉴赏

扬州馆藏高古陶瓷精品鉴赏

  扬州历史上并无烧瓷窑场,却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路交通,汇集了各历史时期众多窑场的陶瓷产品。特别是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后,南北经济大交融,更使扬州有机会成为国际性的贸易口岸。

  唐代越窑、邢窑、巩县窑、长沙窑等各窑口产品大量进入扬州,并由此行销海内外。至宋元时期,陶瓷生产贸易进入高峰期,扬州市场的陶瓷贸易更是空前繁荣。从现有的出土资料来看,主要的北方窑口有定窑、磁州窑、钧窑、临汝窑等;

  南方窑口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吉州窑等,各窑口产品品种丰富、做工细致、装饰精美,均充分展示了各地工匠们高超的制瓷工艺。本文从扬州博物馆所藏高古陶瓷器中遴选了部分精品略作介绍,以供广大读者欣赏研究。

   编后:被誉为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属国宝级文物珍品。因为当时原料稀有和 ... 难度大等原因,这种梅瓶的存世量非常少。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同类馆藏品共有3件,另外两件分别存于北京颐和园和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4厘米。   1984年从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梅瓶口小,颈短,肩丰,肩以下渐收,至近底部微外撇,浅底内凹。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4朵像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悍猛,颇有叱咤风云之势。在国内外收藏的3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此瓶器形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堪称梅瓶中的极品。

唐白釉褐彩轿车      高11.5厘米、底座长9.1厘米、宽8厘米。   1992年扬州市念四桥薛庄出土。牛驾二轮舆车,方舆箱,束腰弧顶高篷,篷顶贴饰宝相花,束带。车内端坐一高髻簪花的贵妇;前方左侧站立手扶牛角的驭者;右侧为一骑马佩箭的侍官;车后有两扶辕侍从;轮侧各有一只小犬。舆箱上刻斜线、竖线作装饰,牛首饰璎珞。胎洁白细腻,满施青白釉,釉面有结釉,冰裂。座下露胎。人物、动物及车的显要部位以褐釉点饰。

唐白釉执壶     高17.3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4厘米。   1975年扬州市东风砖瓦厂出土。壶喇叭形口,高颈,斜肩,长圆形腹,腹下部渐收敛,饼形足而底平,颈、肩之间置复合环形柄,相对应处置圆形短流。壶胎骨坚致,修胎规矩,造型端庄,在胎与白釉之间施有护胎釉。此壶系河北省邢窑精品。

唐青釉刻花盘    高2.5厘米、口径15.1厘米。   1981年扬州市月明轩工地唐墓出土。盘四瓣葵口,口沿外撇,浅腹,矮圈足。胎色灰白,胎质细腻。满施莹润的青绿色釉。盘内刻划花纹,中心为两瓣对称的荷叶纹,周边围绕6片荷叶。刀法细腻,线条自然流畅,是越窑生产的精品。

唐三彩兽首人身生肖俑     高21~22.5厘米。   1984年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出土。此为十二生肖俑中的3件,分别为酉鸡、辰龙、午马。俑作站立状,均塑着兽首人身,身着交领广袖拽地长袍,双手平交于胸前,扎束腰带。头部未施釉,露白胎,外衣施淡黄色釉,内衣领、袖口等处饰褐彩和绿彩釉,釉色明快,配置协调,富有层次感。

唐黄釉绞胎碗    高4.2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5.4厘米。   1990年扬州市汶河北路信托大厦工地出土。绞胎碗敞口外撇,圈足底。此碗是用褐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瓷土相间糅合,经过拉坯成型,施淡黄釉焙烧而成。唯圈足胎色单一。绞胎是唐代陶瓷 ... 的一种新工艺,此碗纹理变化多端,线条犹如行云流水。

隋青釉辟雍砚   高6.4厘米、口径18.8厘米。   此砚为传世品。砚圆形,直沿,砚面上凸,高于砚池沿。砚池环绕砚面,因其形如环水建筑辟雍而得名。壁饰一周粗凸棱纹,下附11只蹄形足。胎色灰红细腻,砚面露胎,外壁施薄而不均匀的青绿色釉。

南北朝青釉覆莲鸡首壶    高23厘米、口径11.2厘米。   1972年扬州市西湖荷叶王庄出土。小盘口,细颈,扁球腹。肩部饰凸起弦纹,腹部贴饰一周覆莲瓣纹。前置鸡首,鸡突目、尖嘴、长颈。后置圆形鋬,两侧置双孔桥形横系。该壶施半截青釉,底部无釉。

东晋酱釉双鸡首壶      高26.6厘米、口径8.6厘米、底径11.8厘米。   1970年扬州市西湖乡平山村出土。小盘口,细颈,肩部饱满,腹斜收,平底。肩部置对称方桥形横系。前置双鸡首,后为双圆泥条形鋬,鋬上端塑龙首,龙口衔盘口沿。通体施酱色釉,不及底。此器双鸡首造型生动别致,为鸡首壶中的精品。

西晋青釉辟邪插座   高8.6厘米、长12.85厘米。   1981年江苏仪征胥浦建筑工地出土。辟邪蹲地昂首张口,长毛卷曲四披,尾毛蓬松散贴腚部,空腹,背有一圆形插孔。通体施青釉,釉色滋润光亮。该器造型灵巧,出土时置于砚台之上。此插座既可用以插笔,也可作为水注。六朝为青瓷发展时期,青瓷主要产于浙江,造型丰富多样,多用动物形象装饰。

唐青花花卉纹盘      高5.9厘米、口径24厘米、足径11.7厘米。   1995年扬州市三元路工地出土。四花瓣形口,圈足,足端露胎。釉下施化妆土。釉色白中泛奶黄,微开碎片,青花发色较好,有深色斑点。沿口绘有云纹,器心绘一朵团花,四面延伸各绘4朵团花。唐青花迄今发现较少,此盘造型、纹饰皆具唐代典型风格,尤为珍贵。

唐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      高29.8厘米、口径16.3厘米、底径19.5厘米。   1974年扬州市唐城遗址出土。罐直口,卷唇,高颈,鼓腹,平底。肩部置对称扁环形双系,系上饰云纹和“王”字。胎为米黄色。通体施青黄色釉,器身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连珠状卷云图案,每组之间绘莲叶和莲花纹。其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是长沙窑罕见的珍品。

元青白釉镂空折枝花高足杯      高12.7厘米、口径11.7厘米、底径5厘米。   1984年扬州市老虎山西路出土。杯口外撇,深腹,喇叭形高圈足,挖足较深,杯身与圈足分制黏接。杯身为双层结构,内口沿印回纹图案,外壁腹部镂雕牡丹、梅花、菊花等折枝花卉图案。镂雕部位外侧堆贴由连珠纹组成的莲瓣纹饰。圈足中部有一道横弦纹,其下至底饰一周竖弦纹,排列规整,精细匀称。施白色釉,釉色莹润。胎质细密洁白。此杯系景德窑烧制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元白釉褐彩双凤纹罐     高40厘米、口径24厘米。   1971年扬州市漕河岸出土。罐直口,溜肩,球形腹,腹下部渐收,玉璧形砂底。器内满施酱釉,器外在白釉上绘褐花。肩部绘凤纹和花叶纹带,腹部两面如意形开光内绘一展翅飞翔的凤,周围填卷云纹,开光之间饰菊花纹。彩绘用双钩平涂和实笔点画结合的笔法,以深褐色勾线,以浅褐色渲染。罐体硕大,胎质厚重,图案线条流畅,风格豪放,是元代磁州窑代表作。

南宋白釉褐彩花卉纹长颈瓶      高23.8厘米、腹径14.2厘米、口径6.6厘米。   1984年文物商店收购。瓶圆唇,直颈略粗,圆腹,底足微撇。器身以白釉黑花手法描绘纹饰,颈部绘桃花,腹部绘开光牡丹,以单线条纹间隔上下纹饰。其白釉略泛黄,黑彩如漆,色泽纯正,为南宋吉州窑彩绘精品。

北宋青白釉香熏     高16.5厘米、腹径15.3厘米、底径10.5厘米。   该器为传世之物。熏为上下对合的球形,熏盖布满“火焰状”镂孔,以子母口与熏体结合,熏体中腹有一道凹状弦纹。底座束胫,高圈足,平底。胎质坚密白细。器内无釉,器外满施青白色釉,釉色莹润如玉。此熏器形美观墩实,为实用器。

唐茶叶末釉贴花枫叶纹枕      高8.6厘米,枕面长12.8厘米、宽10.4厘米。   1980年东风砖瓦厂出土。枕作长方形,枕面两端稍高,面微弧凹。枕件中空,侧壁有一圆形小孔。前后壁各贴一片枫叶,再施灰褐色茶叶末釉,烧结后形成露胎的枫叶图案。枕底露胎,胎灰白细腻。

唐青釉绿彩 ... 文扁壶      高17厘米、口径6厘米。   1980年出土于扬州东风砖瓦厂唐代土坑木棺墓中。壶唇口微撇,直颈,溜肩,橄榄形扁平腹,平底。壶身两侧各有双耳,为背水穿带用。壶身通体施青绿色釉,一面用绿彩绘有长脚花云气纹,一面用绿彩书写古 ... 文“ ... 最伟大”铭文。此壶的造型、铭文和纹样具有浓郁的西亚风情,而壶的产地在中国长沙窑。这是一件反映唐代中西文化合璧的重要信物。

南宋青釉莲瓣纹罐      高6.5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4.2厘米。   1980年扬州市东风砖瓦厂出土。罐敛口,丰肩,弧腹斜收,小圈足,腹部刻划莲瓣纹装饰。器内外及底施粉青釉,釉面厚实温润,冰裂纹开片。胎骨坚硬,色泽青灰,为南宋龙泉窑典型器。

唐西亚绿釉双耳陶壶      高3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0厘米。   1965年扬州市汽车修配厂出土。唇口,高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饼形足,底心内凹,上部下方至肩置条形对称双耳。内外壁均施绿色釉,近底部有底釉,底足微露土黄色胎。通件饰弦纹和水波纹。此器造型硕大,具有鲜明的异域风格,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唐三彩犀牛枕     高7.5厘米,枕面长11.2厘米、宽8.4厘米。   1985年扬州教育学院工地出土。枕面作长方形,微弧凹,中间刻一对同向展翅飞翔的蝴蝶,边缘一周阴刻线。枕座为匍匐的犀牛伏于托子上。犀牛头部阴刻毛发,全身刻划鱼鳞纹。满施黄、绿、褐三彩,釉色鲜艳自然。底露砖红胎,胎质坚硬。有3个支钉垫烧痕迹。 (编者注:此枕年代或可略晚,值得探讨)

东汉青釉四系罐      高22.5厘米、口径10.8厘米、腹径21厘米、底径12.9厘米。   1980年出土于江苏邗江甘泉乡香巷村东汉砖室墓中。罐直口,圆唇内敛,短颈,弧肩微凸,鼓腹,平底内凹。肩部起一道圆脊,其下置4个对称的泥条状横系。灰白色胎上印细麻布纹,施青黄釉,底部有流釉,釉面有细开片。此罐造型端庄,釉质肥润,开片匀细,是我国越窑早期青瓷器的代表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扬州馆藏高古陶瓷精品鉴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古代中国两大绝密技术为何会被盗?

    「”丝绸之路”,是一条陆地交通线,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陶瓷之路(TheChinaRoad)”,是一条海上航线,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当时,中外通商,依赖这条海上大动脉。瓷器跟丝绸不一样,怕碰,易碎,最适合海路,因此,「”陶瓷之路”,又称「”海上丝绸之路”。工业革命来临之前,中国贸易几乎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最牛气的,莫过于丝

  9.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10.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随机推荐

  1. 安重诲生平简介 安重诲夫人

    安重诲是沙陀族人,出生于山西应县,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大臣。安重诲生平简介安重诲(?>安重诲夫人>李从璋见到他后,在庭下行大礼。李嗣源接到奏报后,下诏,以安重诲离间孟知祥、董璋等与朝廷的关系为罪名,又污蔑安重诲要征讨淮南,图谋兵权。随后,又说安重诲送到朝廷的两个儿子,曾与安重诲一道返回河中谋反,判令一起处斩。满朝文武,除了赵风,几乎没有人为安重诲喊冤。

  2. 宋军其实也装备陌刀?说说宋代“刀八色”里的手刀与七款长柄刀

    以短柄刀为例,汉代到隋唐,军队流行使用的都是平直狭长的直刀,而宋军使用的刀称为手刀,与传统直刀明显不同。宋代军队大量制造装备短柄刀。▲猴行者>武经总要里记载有八种刀,称“刀八色”。▲虞公著>除了短柄刀和长柄刀之外,宋代也有双手长刀。《武经总要》中记载,宋军一个小队有50人,其中包括五名陌刀手和四名拍刀手。另外有一个名为四门斗底阵的阵法,总共需要500名士兵来组成,其中有40名是陌刀手。

  3. 手机怎么放会导致恶梦 -周公解梦

    手机是日常用品,它已经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哪怕是洗澡,很多人都是手机放在旁边的。陈鹏解梦在进行对话解梦的时候,就经常发现这一点。手机怎么放会导致恶梦1、手机放被窝里或被子上。很多人会喜欢调振动,但手机放被窝,其实等于放进了一个不稳定的炸弹。脸朝手机睡,等于一直有只手在你面前招摇,你能不恶梦吗?做梦梦见女演员预示什么-周公解梦

  4. 邓子恢生平轶事介绍 邓子恢都有什么故事

    前不久,邓子恢的儿子邓淮生深情讲述了父亲和毛主席的一段交往,并称这一直是父亲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邓子恢知道红军神出鬼没,于是写信请求红军入闽,红四军决定重返闽西时,...也回信要求邓子恢务必于5月22日在蛟洋见面。此时,邓子恢正到福安巡视,而马立峰正在学校,邓子恢了解到溪柄一带农民因交不起麦债而愁苦怨恨,便决定以断粮为导火线,发动农民破仓分粮,救济饥民。邓子恢特别关注这一问题。

  5. 梦见指甲长了

    周公解梦梦见指甲长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指甲长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改过灭罪

    改过灭罪一恶少感寒疾,昏愦中魂已出舍,怅怅无所适。少年虑罪业深重,非一时所可忏悔。冥官说罢,便派遣一名鬼卒将他送回阳间。

  7. 梦见找手机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找手机意味着,上天对人公平的一天,勤奋付出的人才有相对回报。梦见自己找手机意味着,过年前的忙碌期难免体力消耗迅速。梦见在找手机意味着,这两天过多关心现实层面,令对方对你有所误会,感情也出现裂痕,赶紧解释清楚吧。梦见找手机意味着:今天的你会显得尤其保守和慎重。梦见好朋友结婚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8. 梦到蛇 -周公解梦

    如果梦见被大蛇吞噬,表示你渴望得到保护。另外,红色或绿色的蛇代表身体健康不大好。黑色和啡色的蛇代表你身心疲累。梦到狗-周公解梦

  9. 孟子的故事:人之初,性本善的故事

    孟子的故事:人之初,性本善的故事  孟子小时候有着“优秀”的童年教育。他的妈妈懂得胎教:“我怀着孟子的时候哇,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子生下来了,有一天看见邻居磨刀霍霍,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l...

  10. 搞笑过年祝福语大全

    问其原因,醉汉说:“上面司机不在,不安全。”报登两篇投诉文章。伟哥销售,特邀广告精英写广告词苦思冥想后,仍一无所获,递上白纸曰:对不起,我想不出来。次日,最佳广告语揭晓,众人皆大惊,伟哥中国地区广告语乃是——我想~~不出来!!!某大型建材市场名曰:百安居。夜晚霓虹灯大亮。今天是我太太30岁生日10周年纪念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