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顺治十六年 景德镇窑青花异兽纹炉 [专家点评]清顺治十六年景德镇窑青花异兽纹炉清顺治十六年景德镇窑青花异兽纹炉(另面)这件清顺治十六年青花异兽纹炉,高12.4厘米,口径22.6厘米,足径12.2厘米。胎体厚重,炉身以青花绘二异兽坐卧在莲花样的“东皋社令”牌旁,异兽身后衬以菊花、山石、栏杆、卷云纹等,空白处青花楷书“江西道,南昌府,丰县,奉化乡,晋飞里,东皋上妆,南弦保君住奉,敬喜助信士戴虎立,顺治十六年岁在己亥孟春月,吉旦”46字。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虎纹盘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人物虎纹盘这件顺治青花人物虎纹盘,高5.3厘米,口径21.2厘米,口径8.8厘米。盘敞口,口沿施酱釉,弧壁,圈足略高,足内青花写有“玉堂佳器”四字款。总体观之,此盘的胎、釉、形、文饰、青花呈色等无不表现着清代顺治时期景德镇民窑器的典型特点。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五彩牡丹纹尊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五彩牡丹纹尊清顺治景德镇窑五彩牡丹纹尊(另面)顺治青花五彩瓷器传世品,多为筒形大瓶或束腰式撇口大尊,很有时代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这一件清顺治青花五彩缠枝牡丹纹尊高58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18厘米。全器白釉地,釉色白中泛青,通体绘牡丹纹数十朵,以绿彩、紫等色绘牡丹花,仅于肩部饰青花锦纹一周。这种长筒状型体的瓶,为晚明崇祯至清初的典型器物,俗称“一统瓶”。
[专家点评] 清顺治 青花洞石秋叶纹盘 [专家点评]清顺治青花洞石秋叶纹盘顺治时期,青花纹饰朴素自然,随意创作,寥寥数笔,却别有生动传神的意境。如这两件青花洞石秋叶纹盘,是当时较为流行的画意:一片梧桐叶一尊太湖石,外加或一句或两句的警语、诗文。令观赏者由此产生一种浓浓的文化情趣,陷入深深的沉思与感叹之中。这两件青花盘的发色鲜丽,跃留有明代崇祯时的痕迹,又有清康熙时的韵味。令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顺治时民窑精品的魅力可见一斑。
清新雅致 别有洞天——清顺治瓷器艺术赏评 清新雅致别有洞天——清顺治瓷器艺术赏评明末天启、崇祯时期,虽天下大乱,但江南地区保持偏安,民窑进入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使此期民窑瓷器纹饰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外销也在欧洲客商购瓷热情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持续发展。总之,清顺治朝瓷器有着独特的艺术面貌,有着明显的过渡期风格,同时又极具本朝特征,清新雅致。
[网上展馆] 清顺治青花瓷器 官窑时产时停,传世的官窑瓷器很少,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生产,现今流传的顺治瓷器中,民窑远多见于官窑。鉴于此,本期网上展馆为青花爱好者展出一系列顺治时期的青花瓷器,并对它们的时代特征作出介绍,提高大家的鉴赏能力。总体看,顺治青花轻巧的器形不多见。顺治青花造型,总体风格趋于简单,花觚一般呈直筒状,口足微外撇,底不施釉;筒瓶又称象腿瓶,是清初的典型器。
[网上展馆] 窈窕妩媚是花觚 [网上展馆]窈窕妩媚是花觚清顺治青花人物纹花觚清早期德化窑白釉博古纹花觚高43.3cm口径16cm底径11.3cm明末清初青花花鸟纹花觚高45.7cm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锦地开光八仙图花觚高45.8cm、口径22.2cm、底径14.1cm。康熙瓷器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里釉色与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雍正时期雍正时期为清代盛世,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水平,器型风格轻巧俊秀,玲珑妩媚,但象花觚类器型较少见。
[专家点评]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专家点评]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细部从某种意义上讲,顺治朝青花瓷上承明代下启清代,正是处于明清过渡阶段,因此无论胎釉、器型、纹饰都留有明代晚期的印记。如这件青花盖罐,高约47厘米,口径26.6厘米,底径20.4厘米。采用渲染技法,浓淡合谐,足以见出康熙“青花五彩”的韵律。此罐造型气魄雄伟,绘画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是顺治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品。
[专家点评] 顺治青花麒麟大盘 [专家点评]顺治青花麒麟大盘这件顺治青花麒麟大盘高8.4、口径35.4、足径18.5厘米。盘敞口,口沿施酱色釉,弧形壁。圈足,足内有青花双圈“玉堂佳器”四字篆书款。青花发色艳丽,具有明末清初转型时期的典型特点。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是所谓的“四灵”之一,虽然形象凶猛,但人们以麒麟喻以仁厚贤德,并视为吉祥物,其形象在顺治青花瓷器中应用十分广泛,常常是与蕉叶组合描绘在一起,形成特殊的审美效果。
[专家点评]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粥罐 [专家点评]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粥罐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另面)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口沿)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底足)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细部)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细部)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里内)清初顺治时期虽短,但却烧有十分精彩的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