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清新雅致别有洞天——清顺治瓷器艺术赏评明末天启、崇祯时期,虽天下大乱,但江南地区保持偏安,民窑进入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使此期民窑瓷器纹饰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外销也在欧洲客商购瓷热情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持续发展。总之,清顺治朝瓷器有着独特的艺术面貌,有着明显的过渡期风格,同时又极具本朝特征,清新雅致。
清新雅致 别有洞天——清顺治瓷器艺术赏评
明末天启、崇祯时期,虽天下大乱,但江南地区保持偏安,民窑进入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使此期民窑瓷器纹饰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外销也在欧洲客商购瓷热情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持续发展。然而,崇祯末年,明朝淹没在农民军的汪洋大海中,紧接着,满清入关,并势如破竹,江南陷入残酷的拉锯战中,瓷业发展遭受沉重打击,清顺治瓷器生产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民不聊生。宫廷曾命景德镇烧造大龙缸栏杆等物,均未能成,因此后人一般认为清顺治瓷器定当粗恶不堪。然而,事实上瓷业生产却并如人们想象的一落千丈。过去,人们对顺治瓷有种种鉴,将其精者归入康熙,粗者归入明末,使得顺治朝瓷器面目十分模糊。近些年通过人们对顺治瓷的重新发现和研究,证实清顺治瓷不但没有显著衰退,相反地,明末民窑的一些创新形式得到继承并有一定发展,无论是器型还是装饰都有新的创新。
顺治朝虽只有十七年,瓷器产量仍是较大的,器型上大多沿袭明末的各式简瓶、觚、莲子罐及碗盘类等,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品种,如橄榄瓶、束腰式笔筒等。不过,顺治瓷器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纹饰装饰方面。首先是山水瓷画。明崇祯时,山水瓷虽得到一定发展,然而兴盛期却在顺治及其后的康熙时期。如清顺治青花五彩山水图盖罐。画面清新悦目、明快雅致,水平较崇祯时大为提高,诗、书、画、印俱佳,颇具文人卷轴画风范。其次,各类新颖儒雅的人物瓷画和花鸟瓷画亦得到进一步发展,文人画风亦十分浓重。除继承明末崇祯朝纹样之外,另有一些清顺治独有的纹样,特别是秋叶图,非常普遍,成为清顺治朝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纹样。如清顺治青花秋叶纹盘,绘一片秋叶、一指玉兰,题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的诗句,充满了对故朝的思念、对山河破碎的感伤之情。另一重要成就是青花五彩瓷的复兴,西方称之为顺治五彩。明万历时期,中国五彩瓷达到发展的兴盛时期,然而,到了天启、崇祯年却出现了严重的下滑,除少数出口至日本的五彩器物外,五彩瓷相当少见。顺治时,五彩瓷得到重视并重新发展起来。顺治五彩仍以青花五彩形式为主,即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各类彩料相结合进行绘制,而不加青花的五彩也逐渐增多,呈现出清代五彩的全新面貌,即为顺治青花精品。最后,清顺治瓷器较引人注目的成就还有:发展起了一批单色釉品种,如黄釉、茄皮紫釉、白釉、绿釉、酱釉等各类形式。釉里红在失传二百余年后又重新出现。
总之,清顺治朝瓷器有着独特的艺术面貌,有着明显的过渡期风格,同时又极具本朝特征,清新雅致。其一些纹样透出显著的感伤情怀。清顺治时期是由明代瓷器风格向清代瓷器风格转变的关键时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