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

敬奉上清经法验

《黄庭内经玉经》又名《上清黄庭内景经》,收入《正统道藏》。>二、茅山马朗宗师敬奉上清经法验>马朗(404一?),一名温公,字子明,浙江东剡东关人,平常以履信行义,为乡里和邻居所尊,闻茅山杨羲、许穆真君得道事迹及盛传上清经法,即将其家迁至茅山附近。后许丞因病去世,马朗与堂弟马罕,敬事宝经,严如君父。>景和元年,朝廷敕马罕送所敬奉上清经至建康,交付陆修静,使上清经法得以传世。

上清派第一代太师80岁时如少女 西王母约其吃灵瓜

为晋代女道士,上清派所尊第一代太师,是道教尊奉的四大女神之一。道士称她紫虚元君与南岳魏夫人,民间称之为“二仙奶奶”。丈夫死后,天下大乱,携带二子渡江南行。>据传,在她修行的16年中,西王母曾约请她到朱陵山上一起吃灵瓜,还得到西王母所赐的《玉清隐书》四卷,“时年八十,仍颜如少女”。魏华存83岁时,闭目寝息,饮而不食,七天后的一个夜晚,被西王母派众仙迎接升天。

山中宰相

梁武帝那么重视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高人。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他意见,他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

道教文化:以泥丸神为核心的道教”身神”体系

道教修炼术自成体系,各擅胜场,对学习道教修炼的人来说,今人的心智状态可能没多少进步,仍和道教创立初期所面向的那些没文化教友一样,内心希望获得一个至简至易的...,将病痛、苦难、担忧、恐惧等等去除。道教存思术、诵经术因其简单易行,又具有神秘色彩、宗教韵味,更因为一旦坚持修炼这类道术并有所成时,神秘体验归于修炼者自身,具有非知识、思辨所能及的说服力,使得这种...自古以来拥有独特魅力。

|道教人物|上清始祖——南岳魏夫人

在中国道教史上,女姓出家入道并名垂青史的首推魏晋之际的魏华存。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号"南岳夫人",后世奉为"上清派开派祖师",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赞颂。四十余岁时,郡守派员访察孝亷,魏舒被推举到朝廷,对策合格,后升官至司徒。终因精诚勤致天帝开怀,命神人降授《上清经》,由魏夫人传播于世,遂为道教上清派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