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旅行者的古老知识可能灌溉了沙漠 由亚洲考古研究提供,1700多年前,中国古代农民将地球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变成了农田,可能是利用了丝绸之路旅行者传递的古代灌溉知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考古学家利用卫星图像对中国西北天山贫瘠的山麓进行了分析。与之相反,新疆已知的汉代灌溉系统比MGK中的灌溉系统要大。
丝绸之路开括者张骞生平简介与历史成就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士汉朝杰出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张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张骞出塞图张骞这次远征,未能达到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但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成功。张骞到达乌孙时,恰逢乌孙内乱,没有达到劝说乌孙东归的目的。
“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传播者 仅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贯通不同文明算起,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丝绸之路”上的半部中国文化史>世界影响着中国,中国也参与构建世界格局。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传播应该细致入微,一国一策,一对一交流、面对面交流、项目对项目交流,不可笼统地把一带一路上的文化笼统地分为中亚文化、西亚文化、南亚文化、中东文化等等。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历史上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近代被西方国家殖民或半殖民。
中孟交往的历史与传说 中孟交往的历史与传说——谨以此文庆贺中孟建交35周年驻孟加拉国大使张宪一2010/09/28中孟两国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这两块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两个民族曾经有过数千年的交往历史。在两国共同庆贺中孟建交35周年之际,我愿以此文回顾历史,期盼未来,昭示希望。不少学者认为,这条丝路很可能起始于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先秦时期,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比上述两条丝路的历史都要长。
当蒙古人给欧洲和亚洲带来和平的时候 在怀俄明州/北卡罗来纳州,作者:NCND2.0,作者:吴明仁,我是一名获得考古学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我的兴趣从对考古/文本/图片数据集的“传统”到“激进”解释.我相信,来自两个极端的倡导者的智力投入将有助于.阅读Mor.
丝绸之路 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目录丝路兴衰“丝绸之路”一名虽然晚出,但这条贸易通道很早就已存在。丝路走向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奠定于两汉时期。
瓷器 瓷器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瓷器则以瓷石和高岭土为原料,烧成温度1200℃以上,白色,有釉,致密。
玉石之路——序 玉石之路——序我国考古学最新研究提出,中国在青铜器、铁器时代之前的新石器晚期存在着一个大量以使用玉器为主的时期,历经几千年。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丝绸之路”的前身就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只有1600多年的历史,而“玉石之路”却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西汉张骞通西域,其实走的就是玉石之路,他凿通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是玉帛之路。
四百件文物带你重走「古丝绸之路」 四百件文物带你重走「古丝绸之路」两千余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承载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对话,彰显着古代中国开放的文化品格、不朽的文明成果。展览现场黄金草原|中国内地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原与欧亚草原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这件胡瓶是波斯萨珊工匠的作品,融汇了萨珊、希腊以及巴克特里亚当地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河西走廊在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这么简单,还是控制西域的桥头堡 长期以来,甘肃不仅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还是中央王朝控制西域的一个跳板。汉武帝为了联系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由于当时河西走廊控制在了匈奴的手中,因而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期间被匈奴两度扣押,时间达1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