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

中苏三个条约的比较和启示

  20世纪,中苏两国 *** 间曾经就涉及两国根本关系的问题,缔结过三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条约。这就是1924年5月31日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好同盟条约》,以及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三个条约的签订...

张学良吊唁蒋介石,一言不发,只留下16字挽联扬长而去

张学良吊唁蒋介石,一言不发,只留下16字挽联扬长而去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台北阳明山官邸,时年88岁。张学良的到来立刻在现场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这幅挽联,由张学良亲笔所写,有人说,这十六个字正是他与蒋介石复杂关系的写照,也有人说,这16个字远远没有写尽两人的恩怨纠葛。期间,张学良损兵折将九千多人,而苏军仅死伤八百多人。虽说张学良最终通过谈判,解决了中东路事件。

撤侨1918:北洋 ... 武装护侨大撤退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奥、保、土四国同盟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协约国组织俄国反叛势力以及与苏俄接壤的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动两次大规模进攻,但均被红军击退。1922年10月下旬,盘踞在远东地区的日本干涉军撤出苏俄国土。此时,是1917年12月12日,距十月革命爆发仅35天,考虑到十月革命波及到远东的时差,北洋...的行动可以说是非常及时、迅速的。

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送的挽联上写了哪16个字?

张学良与蒋介石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名人之死,蒋介石去世,张学良送去的挽联写了哪16个字?应蒋介石之邀,张学良到北平作述职报告,两人在北京饭店这才见上了第一面。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自顾不暇,哪儿还有心思再管张学良的事呢?1929年底,张学良以元气大伤的代价结束了中东路争端。虽说张学良最终通过谈判,解决了中东路事件。但蒋介石的言而无信,无疑为蒋、张二人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苏签订《伯力协定》标志中东路事件告一段落

1929年7月10日,张学良在国民...的支持下强行以武力接管中东铁路,并逮捕和驱逐大批苏联侨民,挑起中东路事件。以后中国理事长及苏联副理事长,须根据奉、俄协定第一条第六项,会同办理.事务。中国、苏联境内之商业机关,因东路冲突而停业者,亦即恢复。

历史上的今天8月16号 中东铁路正式开工

1897年8月16日中东铁路正式开工在119年前的今天,1897年8月16日,中东铁路正式开工。1897年8月16——中东铁路正式开工东清铁路指沙俄修筑的从俄国赤塔经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海参崴的铁路中在中国境内的一段铁路,简称“东清路”,民国以后改称“中国东北铁路”。东清铁路从1897年8月破土动工,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部三线,由六处同时开始相向施工。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通车营业。